【摘要】志愿服务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青年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合适路径。当前,要找准志愿服务与青年价值观培育的结合点与着力点,明确价值导向,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培育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青年价值观的培育是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到青年的价值体系之中,才能引领广大青年站在时代高度,坚定人民立场,为国家发展持续奋斗。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体现,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场域。
志愿服务是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志愿服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等价值理念,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仁”与“义”不仅是儒家的核心道德要求,更被认为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价值准则,“仁”与“义”的行为实践是无条件的,不以任何目的为先导,也不具备任何功利性。志愿服务强调纯粹的爱心参与,不以获取个人利益为目的,这与“仁”“义”的内在要求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在当今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任何价值观的培育都必须要立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必须要反映民族的价值传承。从这一视角来看,虽然志愿服务具有西方国家“社工服务”的特征,但其文化底色却印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承载着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中华民族特质。在志愿服务中,青年能够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强化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体现,有利于增进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爱心行为,提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理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是一致的。志愿服务以现实社会的迫切需求为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奉献社会,在奉献中担当作为、成人成才。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年能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真正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不同社会群体接触,深刻把握不同群体的现实需求,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志愿服务为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合适的社会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仅要上升为青年的精神信仰,更要嵌入到青年的行为实践中,引导青年做到“知行合一”。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实践是一个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青年在接受理论培育之后,必须要通过实践增进对理论的认知并以实践检验理论,实现认知与认同的双向互动,最终将理论升华为精神信仰。志愿服务是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进程中不仅能够被浓郁的正能量氛围所感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也能通过具体服务深刻认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真正含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通过志愿服务培育青年价值观,要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
志愿服务必须要坚持以人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立主体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先导,在任何时代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志愿服务实际上是着眼于社会公正的公益性事业,其目的就在于以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服务中的价值体现。因此,通过志愿服务培育青年价值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一方面,志愿服务必须要立足社会发展现实,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真实有效的社会服务,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还要兼顾公益性与美育性,在服务他人的社会实践中树立崇高理想,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促进青年的人格发展。具体而言,志愿服务不仅要秉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崇高理想,还应关注青年的价值观培育,优化志愿服务项目与服务方式,将青年价值引领融入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促进青年全方位发展。
志愿服务必须要立足青年人格特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一方面,新时代青年大多是“手握鼠标”长大的一代,他们自小就生活在一个物质丰裕、环境优渥的时代,这也养成了青年特立独行的性格特质,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面向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志愿服务必须要尊重青年的性格特质,从青年的社会心态出发,优化志愿活动设计,以更生动活泼的志愿服务形式打动青年,激发青年自觉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应鼓励青年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接受实践历练,在历练中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志愿服务实践必须要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引实践,以实践强化理论。
优化志愿服务模式,培育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
志愿服务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正确的价值理念贯穿到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之中。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社会行为,必须要树立鲜明的价值旗帜,引导青年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势必会受到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指引,基于正确价值理念的志愿服务能够向青年传递“真”“善”“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青年的道德自觉与文化自觉,增进青年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开展志愿服务必须要立足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语境,赋予志愿服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底色。志愿服务活动要重点突出友好、平等、公正的精深内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
加强志愿服务的监管力度,引导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志愿服务对于青年价值观培育意义重大,但当前青年志愿服务实践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志愿服务随机性较强,活动开展不稳定,还有一些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等等。对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监管机制,一是要强化对志愿者团体的管理,要求志愿者团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按时报到、注册,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警惕新自由主义、泛娱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二是要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对志愿服务的刚性约束。相关职能部门应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办法,对于那些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志愿服务必须要及时整改或取缔;三是要突出公众监督职能,志愿服务以特定群体为对象,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最具发言权。因此,应重点突出公众监督职能,打造多主体立体化志愿服务监督体系,提升社会监督效能,提升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志愿服务为青年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合适的载体,应找准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育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注: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项目编号:18YJC71004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郝学武:《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16期。
②游小兰:《井冈山财政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中国财政》,2019年第5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