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是提升干部素质,有效识别干部的途径之一。要做到干部培训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就要从抓学习、管长远的站位出发,有谋划、有导向做好训前、训中、训后各项工作。
训前问需,做到“科学谋划”。要对干部培训进行合理布局,就要在开展干部培训前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当前工作重点和广大干部的迫切需求,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干部培训都是“网红培训”“一窝蜂培训”,什么流行就学什么,没有真正将干部培训与当地实际需求相结合,没有与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相结合。要有效开展干部培训,就必须坚持“学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组织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根据需要提出办班计划,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整合筛选后提交县委审核,分层分类组织各类干部参加培训,实现按需培训。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些好的实践,以培训教育来开阔干部的思维方法。如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要围绕乡村振兴中的典型经验、重点问题等进行全方位讲解,增强干部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本领和能力;针对当前个别80、90后的基层青年干部缺乏吃苦精神问题,要开展党性教育,重温党的历史,坚定基层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相关的专题内容,授课教师需根据所接课程精心备课,在党校内通过公开试讲、教师互评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力求讲解生动、通俗易懂,以保证授课的质量和效果,切实解决现实需要和干部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
训中问计,做到“导向明确”。作为领导干部,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开展落实各项工作的前提,有了问题意识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想得更长远、谋得更深入。因此,干部培训应以问题导向为主,牢牢树立问题意识。近年来,许多干部培训的专题导向虽然明确,但问题导向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培训存在“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等顽疾,特别是在一些主题不太鲜明的综合性培训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方法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围绕问题采取专题调研、分组讨论和学员辩赛等形式开展培训,充分调动干部的思维和积极性。如围绕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组织振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可组织干部到农村开展专题调研,并以分组研讨的形式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用实践和思考来寻找问题答案。开展学员辩赛,如围绕“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哪个更重要”等问题,让学习小组间展开激烈辩赛,在“头脑风暴”中激发对问题的思考,让干部在整个培训中始终带着问题、带着压力学、带着任务学,激发干部潜能,真正让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训后问效,做到“精准识别”。开展干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活动,要把培训作为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手段,就需要创建培训考核机制和培育促进机制,按照培训的进程循序渐进推进实施。当下,大多干部培训只注重最后的考试成绩,干部个人档案也只有对成绩的记录,并没有干部在专题培训中详细、真实的考察评价。对此,首先在培训中,组织部门要安排人员全程跟踪观察干部的表现,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素养、组织协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发言积极、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汇总后给出科学评价,并记入干部个人档案。其次,培训结束后,填写学员考核评价表、反馈表,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各干部在领导集体中适合担任的角色,为及时发现发掘优秀干部、使用干部、配备班子打好基础。最后,要把干部在各类相关培训中的现实表现、考评成绩等记入后备干部档案信息库,并严格做好后备干部的跟踪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后备干部到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实践锻炼,确保“兵员素质”,关键时刻“招之能战、战之能胜”。
(作者:何柏君,阳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