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学史明理 > 正文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的中国共产党

【摘要】中国共产党99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具有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基因、特质和品格。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这一优秀品格,紧紧依靠我们党“自身硬”,依靠中国之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曲折,战胜了各种新的风险挑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99周年  党的建设  风险挑战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纪念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生日之际,从哲学上梳理与反思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本质上就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政党,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特质和品格。

中国共产党99年的奋斗历程就是一部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历史

可以从多维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就是从中国共产党的基因、品质和品格来审视。这个角度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通过道路、路径以实现奋斗目标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有眼前的,更有长远的,其中的长远目标往往是宏大的,如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强起来”。然而,由于我们在客观上面临着社会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在主观上面临着某些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认知水平、思想境界、精神状态、能力素养、工作作风、担当精神和领导水平还不是很高很强,再加上一些敌对势力的百般阻扰,就会导致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历经坎坷、曲折和磨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面临一定曲折。党的“一大”本来在上海召开,后因出现一位神秘的不速之客,让大家感到危险就在眼前,就迫不得已转到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召开。

从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国共合作也遭到了破产。

从1930年至1934年,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进行五次大围剿。前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屡战失利,苦战一年也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苏区日渐缩小。尤其是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一开始,红军就因湘江战役而损失惨重,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在长征路上,一边是国民党的飞机大炮轰炸,一边是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一边是爬雪山过草地且饿着肚子。真可谓历经坎坷、曲折、困境和磨难。

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从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十三年,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十三年的延安时期。在延安不长时间,也就是1937年,就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八年抗战,可谓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取得胜利。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也是在艰难困苦、艰难险阻的场景和磨难中走出来的,但最终也取得了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遭遇政治和经济上的困难。政治上主要是国内仍存在着一部分反对势力危害社会治安,台湾方面对新中国具有政治压力,国际地位得不到广泛认可,外交关系薄弱;经济上主要是基础工商业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很多关键性工厂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生产,一些资本家在各地扰乱市场,打价格战。1950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又参加抗美援朝。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又进行了“一化三改造”。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我们出现了不顾当时农业生产物质技术极为薄弱、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实际,盲目地进行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行动,农业合作化搞得过快过急过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使长官意志盛行,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以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等留下了隐患。

1957年至1965年间,不仅有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有苏联专家、技术和项目的撤出,而且党内不良作风问题也较为严重。

1966至1976年,在我国又发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其重大损失世人可见。

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又遭遇各种各样的抵触,尤其是“左”的倾向干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又遇到了“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方位以后,我们也遭遇了诸如“南海问题”“香港占中”“修例风波”“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

然而,面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反而经受住了各种风险挑战,并逐渐强大起来了。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是我们党在历史上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中不断锻造出来的优秀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方位所遭遇的风险挑战,与以往我们党所遭遇的风险挑战相比,具有六大特点:一是难以预测,极其罕见。往往出乎人们意料,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人们称之为“黑天鹅事件”或“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二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人们称之为“灰犀牛事件”;三是多且快,风险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随时可能发生,处处可能发生,让人始料未及;四是具有不确定性,许多风险是在不确定的场景和情况中发生的,让人无法捉摸;五是毁灭性大,当今所发生的风险,多是大风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毁灭性,严重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六是金融、文化、军事、生物、生态、国家主权领域所发生的风险在增多。然而我们相信,由于我们党具有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特质和品格,最终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中国共产党具有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基因、特质和品格

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特质和品格。之所以如此,这在本源上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常常遇到的“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的矛盾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遇到宏大目标和曲折道路之间的矛盾关系,这是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基因、特质品格的本源根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实现这一宏大历史重任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困苦、艰险、磨难和挑战,就是说实现历史重任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开始拥有的资源、条件是有限的,力量也较为薄弱。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也与时俱进地递增。在这种情境下,中国共产党人要完成其宏大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具有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品格。从本质来看,中国共产党就是凭借“斗争”“奋斗”的本质特征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

从宏大战略目标看,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面临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双重目标,要实现这种目标,就必须以“革命斗争”“勇于奋斗”的精神来消灭旧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为此,就必须以迎难而上、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社会革命,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以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进行变革。在新时代,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党所遇到的矛盾难题、障碍阻力、风险挑战会更多更大更严峻,可谓我们所打的“铁”更加坚硬,然而,我们自身还不是很“硬”。因而,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就必须继续保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特质和品格。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的演讲中,所提出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始至终,习近平总书记都把“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他治国理政的总思路。这里的“打铁必须自身硬”,就蕴含着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基因、特质和品格。我们党之所以在其发展历程中具有这样的基因、特质和品格,就是为了攻克艰难险阻从而使自身不断适应攻坚克难的需要。我们党在带领人民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总是自觉主动地把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作为自我革命的“大熔炉”。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总是在道路更为曲折之处形成磅礴力量。当前,在全国抗疫过程中,我们党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品格,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打铁必须自身硬”,依靠中国之治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越挫越勇、越险越进、勇于奋斗的基因、品质和品格,紧紧围绕着“打铁必须自身硬”,依靠我们党“自身硬”,依靠中国之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首先,依靠党“自身硬”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当今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打的“铁”相当坚硬,要把这坚硬的“铁”打好,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要足够“硬”。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一个“自身硬”的强大政党呢?归纳概括起来,主要是从初心使命、性质本质、价值取向、政治道路、精神品格、体制机制、根本主线、精神状态、责任担当、教育培训等十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强调并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强调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本质,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是强调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四是强调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五是强调并坚持党的精神品格,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六是强调并坚持党的建设的主线,致力于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执政能力的政党;七是强调并坚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八是强调并坚持责任担当。一个具有责任担当的党,才会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为党担当;九是强调并坚持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十是强调并坚持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看家本领。这十个方面,目的在于使中国共产党人硬在政治、硬在信念、硬在精神、硬在能力、硬在作风、硬在纯洁、硬在担当,从而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其次,依靠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作出了精辟概括,提出了十三个显著优势。这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而作出的提炼概括。正是基于这十三个显著优势,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十三个显著优势,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极为有效,从这次“中国抗疫”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当今,我们党正致力于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创造中国之治奇迹。以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之治,必将有助于应对并克服各种风险挑战。

最后,依靠人民汇聚起风雨无阻的磅礴伟力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因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历史表明且实践证明,每当我国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关键时刻,我们党总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渡过了难关,取得了胜利。这次我国抗击疫情之所以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离开广大人民群众,我们不仅一事无成,而且难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责编/谷漩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