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其中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题的多篇文章中谈及了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为推进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业态,是真正面向未来的一种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领域的技术能力、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应用模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业企业的万物互联,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但也不容否认,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薄弱、高端领域的竞争力相对不足、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完善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措施相结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一种全方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区、各行业层面,勇于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中寻机,实现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入融合应用,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推动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
数字经济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字产品和服务,支撑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工业互联网是刺激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当数字经济的产出转化成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时,就会吸引大量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持续加入,从而形成良性的经济互动行为,造就一大批具有活力的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经济的良性运行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创造技术和财富的力量,当这种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能互为作用,这也就必然会引起现有产业机构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调整和变迁,从而形成新一轮的产业结构模式。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动力。应注重挖掘数字经济潜能,发挥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的助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建设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结构、政策框架、管理体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天津市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不断加强数字经济建设。如通过连续四年举办世界智能大会,为数字经济发展搭建了稳固的平台。2019年正式启动的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今年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却逆势崛起、快速聚集了近120家高端数字型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和数字产业园,充分显现了数字经济产业的巨大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数字经济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云会议、云诊疗、云销售等,无一不是依赖于新的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发达,这一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在与其他工具组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和服务链,且这种产业链和服务链还在继续深化,最终将会形成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数字化,并渗透到能源、交通、生产、医疗等多个领域,促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紧密协同,并加速各领域的数字化进程,催生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继而推动与之匹配的新产业体系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各种产业的融合速度也将会大大加快,而这种融合带来的肯定也是一种全新经济运行模式,将会更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