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双城经济圈内部的“链条”建设好,特别是把介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一轴”建设好,规划和建设连通两市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对接川渝地区以外的国家中心城市大通道。
●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利用川渝山水之美、广袤之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聚集高质量人口,吸引高质量要素,服务“第四极”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长江上游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城市集群,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成渝两地已经成为拉动川渝两省市及广大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把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那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新时代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战略举措。成渝两地要携手共进,提高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质量,努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并壮大新兴科技产业,加强区域协调合作,把双城经济圈内部的“链条”建设好,加强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和发展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关键领域“弯道超车”,奋力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这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使命,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当担。
建设成渝经济增长极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从2011年5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6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6月份《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到2020年1月份,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都彰显了中央和川渝两地政府建设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坚定决心。经过四十多年连续不间断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奇迹。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需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奋斗。
近年来,贸易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经贸及投资形势错综复杂。在国内,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治污任务艰巨,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如何克服各种困难,危中寻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考验我国政府及人民智慧的重要命题。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出口及外资拉动为主,转向以内生增长拉动为主,利用过去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打下的牢固基础,通过合理的空间地理布局,充分挖掘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自然和人力资源潜力,通过三大产业的全面技术升级和智能化,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和人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要达到这样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板链拉动”来实现。所谓“板”就是城市集群,在集群内,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成为板块的核心及经济增长引擎。所谓“链”,指的是现代交通及互联网,把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的城市群联通起来,使全国城市板块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缩小,从而实现全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牵引能力最强的三大国家级经济增长极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带,在内陆地区虽然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经济发展活力,并能带动局部地区发展的城市集群,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内陆城市群能够与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一样,拉动全国性的经济增长。因此,在内陆地区培育和发展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相比其他内陆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第一,双城经济圈与东部三大经济增长极刚好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对全国所有地区可以产生最大的覆盖和牵引效应。第二,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成员,区位优势突出,开放平台众多,经济发展大有可为。第三,双城经济圈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在“链条”建设成本方面,具有明显规模效应。第四,重庆和成都是我国新时代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排头兵,两市经济增长及区域增长引擎作用日益凸显。第五,受疫情影响,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逆势增长,彰显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稳外贸基本盘,带动西部地区走向国际化和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在双城经济圈内部,可以构建一个区域性“板链拉动”格局。川渝两地提出共同建设“1小时交通圈”,是实现上述“板链拉动”的必要条件,也意味着双城经济圈应该成为与东部沿海三大国家级经济增长极同等重要的城市板块。打造成渝经济增长极,重点是成渝两地,其次是多个副中心建设,通过分层次发展,做大做强都市区和副中心城市,拉动川渝两省市的全面发展,进而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发展。
打造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实现路径
一要建立区域合作创新机制。重庆和四川要携手共进,站在国家利益高度,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情,增强互利互补意识。成渝两地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资源、资金运作、沟通协调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同一经济区内部的跨行政区域协调不够灵活。不同城市虽然各自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市之间尚未很好地按照全局需要实现协同发展,各个领域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各自发展的烙印。同时,成渝两地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协调机制建立尚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如何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实现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各个城市可以基于自己发展的实际情况,用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要有“板链拉动”的战略布局和远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共同发展、互补共赢的发展路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力,尊重市场规律,意味着打破地域壁垒,在成渝大融合、大协同的情形下,鼓励竞争,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协调发展是打破区域分割的重要手段,共建科技创新园区、产业园区、外贸协作园区、社会服务同城化等举措,是破除制度藩篱,实现规模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要发挥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作用。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作用,是成渝经济增长极发展壮大的关键。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区需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和单位产品价值,加快产业转型和创新步伐,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科技教育、金融服务、大数据和智能化、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卫生、计算机和互联网、高端旅游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重庆和成都两地要加强区域协调合作、相向发展,做大做强成渝经济走廊。要把双城经济圈内部的“链条”建设好,特别是把介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一轴”建设好,规划和建设连通两市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对接川渝地区以外的国家中心城市大通道。成渝两市要力争与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实现“6小时高铁”互联互通,还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大力提升中心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在新基建、科技创新、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绿色金融、内陆自由贸易等领域,奋力实现“弯道超车”。
三要联合毗邻城市协同发展。加强成渝两地城市副中心建设,是成渝经济增长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渝毗邻城市融合发展,探索跨区域经济合作新路径,尽快形成产业、科技、人口及区域规模经济。目前,成渝两地已经有了颇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园区。比如,在四川广安邻水县高滩镇的“川渝合作示范园”,就有种到了“假广安、真重庆”的感觉,这里60多家企业中就有50多家来自重庆。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川渝毗邻市、区、县都在紧锣密鼓地寻求协同发展的路径及方法,川渝两地努力争取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交通通信、社会服务、户籍制度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在注重两地产业协同布局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城市经济副中心建设,提高它们的发展规模和质量,使之成为集聚乡村人口,带动各自周边地区中小城镇发展的地方经济增长引擎。城市副中心建设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减轻成都市区和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人口及环境压力,还可以为双城经济圈内众多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提供经济增长的牵引动力,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打造成渝经济增长极,不仅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持续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手段。成渝经济增长极建设,要围绕“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以科技促生产,以开放促创新,以“科技中心”建设促“经济中心”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利用川渝山水之美、广袤之地,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聚集高质量人口,吸引高质量要素,服务“第四极”发展。
(作者:姚树洁,系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