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李善民,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 史欣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决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既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一招”。因此,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对于践行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是逐步演化、不断完善、最终确立的。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不断演进和成熟的过程中,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战略部署也在逐渐形成。从时间轴来看,2013年9月29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此后2015年、2017年又设立第二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基本上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1+3+7”自贸试验区“雁阵”格局。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难发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与实践不断演进的结晶,既有科学的理论根基又有坚实的实践支撑;是新时代新思想的伟大践行,承担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历史使命。
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首要的任务就是联动和融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连通的先决条件是,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和自由化。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就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可以讲,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设计不仅考虑了传统国际经贸往来的特点,更兼具数字经济时代的思维和视野。在全球经济网络中,某一个网络节点要素流动效率高于周边其他地区,资源便会向这个网络节点集聚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其结果就是,该网络节点成为连接国内资源、市场与国际资源、市场的关键枢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谋划和部署,海南自由贸易港无疑要在新时代担当这一重要角色。
引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先行“头雁”。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审慎部署和实施的。因此,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5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演进历程来看,自由贸易港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对外开放,而且还要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新体系。从战略目标来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从政策延续性来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精华的汲取与凝练,但在实现路径上不再是渐进式地趋同国际先进水平,而是开放力度一举达到(或接近)国际最高水平。从角色定位来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以传统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重点,而是以发展国际旅游、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与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货物贸易便利化的定位是有显著差别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制度集成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的最大诉求。通过自贸试验区摸索出改革创新的方向,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落地并不断丰满,实现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之间的有效连通,从而建立起以自由贸易港作为“头雁”的中国全面开放平台“雁阵”格局。
原文责编/银冰瑶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