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智库 > 智库动态 > 正文

基层治理中的风险衍生机理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治党治国的一个重大原则。越是在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越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以此而掌握战略主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2019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整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来说,基层是基础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此,做好基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工作十分重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就必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基层治理的改革与创新,全国各地基层治理取得了不少有效的创新成果,并有效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情况下,一些基层治理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衍生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有的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基层的重大风险,必须正确应对。

容易衍生重大风险的基层治理“改革创新”

“碎片化”的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情况下,更加需要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这就要求改革更加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推进。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改革与创新举措,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尽管这项改革创新举措可能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部门的,但是其所产生的效应却是全局性的,因而在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有大局观、全局观、整体观、系统观,而不能仅局限于部门的、局部的利益思维。同时,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单单指经济的、物质的需要,还包括精神的、文化的内容,二者不能分割。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即使是局部的、碎片化的改革与创新,也可以带来“红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强调改革必须是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基层治理的改革与创新中,还往往是零散的、局部的、特殊的对策性举措,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并难以制度化,很难成为一种所谓的“模式”,因而也就不具备可借鉴性、可复制性。因此有学者指出,这种“碎片化”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不利于基层治理的整体推进,而且加剧了基层治理创新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并由此而衍生出新的社会矛盾。

“政绩型”的改革与创新

在基层治理中,党政一把手发挥着主导作用。应当说,很多的基层党政一把手,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都能做到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以满足群众实际需要为治理的第一目标。这样做,通常都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地方和谐稳定,群众有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于基层党政一把手而言,他们有追求政绩的内在动力,这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基层的党政一把手,把对政绩的追求看作了第一位的目标,而对群众实际需要的满足却退居其次,没有处理好追求政绩与满足群众实际需要之间的关系。本来,追求政绩也不算什么坏事,如果这些政绩符合群众的需要也是可以的,但关键是很多政绩是短期行为、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例如,有的政绩看起来表面光鲜,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的政绩是讨好上级领导的“邀功书”;有的政绩是树立自己形象的“牌坊”……而且,表面上都会被说成是造福当地百姓的“富民”工程、“惠民”工程,总之,是“民心工程”。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所谓的“民心工程”,在当地领导干部任内或者其调离之后,就会露出弊端,“民心工程”也就变成了“民怨工程”。

“自利型”的改革与创新

政府是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机构,它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一点,在基层政府那里表现得更加明显而直接。因为对于基层政府来说,其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但是,一些基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却把自身利益和部门利益看得较重,把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看作是谋求和保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于是,为了把提供服务变现为自身的实际利益,便打着“改革与创新”的旗号,行起了谋求自身和部门利益的勾当。尽管做得看似天衣无缝,但终归瞒不过群众的眼睛。一旦露出马脚,或者因种种原因自己内部产生矛盾而“自爆家丑”,就可能导致民怨沸腾,使之演化为社会性事件,进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头。

“无连续性”的改革与创新

基层干部的流动是正常现象,但是,基层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却要求连续性和可预见性。改革与创新的举措不能因基层干部的流动而“人走政亡”。虽然改革与创新必然带来发展变化,但是,这种发展变化应该是前后一贯的连续性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发生作用的结果。

而“无连续性”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不能带来发展变化,反而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在一些基层,一些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在流动之后,其所推行的改革与创新举措,并没有被继任者所坚持下来,而继任者会按照自己的偏好改弦更张,有些举措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这种情况,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有时甚至会成为对群众的“折腾”。这时,群众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对干部和政府的不满。

“虚假型”的改革与创新

一些基层的改革与创新,表面上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则是“新瓶装旧酒”,不过是用文字和数字包装起来的改革与创新的“游戏”。

在一些地方,不愿改革、不愿作为,搞“虚假型”改革创新的现象是存在的。在一些“创新”案例中,有的就是一些地方政府斥巨资打造的基层治理创新样板(即通常所谓的“点”),成为当地政府对上汇报、对外展示的“窗口”和“门面”。这些所谓的创新形式往往是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主义的“怪胎”。它的功用,只是供上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参观学习,而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则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是劳民伤财的。表面的功夫做足了,而实际的作为却没了,这样的基层政府是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同和支持的。

防范应对基层治理重大风险隐患的思路

坚持一个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

基层治理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服务群众,进而赢得群众,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对于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来说,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基层治理,基层的改革与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赢民心的工作。只有在基层改革与创新中,做到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才能赢得群众,赢得民心。

坚持一个宗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战场在基层。因此,对于基层来说,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帮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事实上,在基层,几乎所有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发生,都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关。对于基层治理而言,只有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保障了民生,实现了美好生活向往,才能在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

坚持一条路线:群众路线

基层党政干部和群众离得很近,但是,如果心里没有群众,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这很近的距离也会变得很远。脱离了群众的基层党政干部,犹如离开了大地的巨人安泰,也就没有了力量。因此,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政干部有力量的根本保证。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应对化解重大风险,才能把重大风险化解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坚持一个策略:柔性治理

基层治理是和群众面对面的工作,又是一项赢得民心的工作,这就要求在基层治理过程中,不宜过多运用刚性的治理手段,这样不仅做不好群众工作,化解不了社会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甚至可能衍生出新的矛盾,影响干群关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只有运用柔性的手段,和群众交心、做朋友,才能以心换心,才能做好“人心”的工作。从党的执政基础来说,“人心”的工作可谓是关键。只有做好了“人心”的工作,才能真正打造基层社会的软实力品格,才能使基层治理有“温度”,进而才能筑起防范应对化解重大风险的铜墙铁壁。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王郅强、张晓君:《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结构性失衡及其调适路径——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年第3期。

[2]郝宇青:《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学论纲》,《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责编:司文君 / 董 楠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