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1587886306944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青年是国家的根,只有根扎得深、铺得广,大树才能茁壮成长。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对新时代深入实施“青马工程”作出部署安排。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能否为实现民族复兴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党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精心引导和栽培“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筑牢信仰的“承重墙”和人格的“压舱石”,需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好好地去思考,好好地去学习,好好地去把握“信仰是什么”“信仰如何建立”“信仰为谁服务”。

信仰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也就是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高追问,构成人之思想灵魂、精神风貌。人生如屋,信仰是柱。风雨中,信仰呵护着一个人的执着;考验中,信仰熔铸着一个人的品行;奋进中,信仰成就着一个人的价值。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望百年历史,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却矢志不移、初心不改。99年来,从南湖起航时不过50多人的除了信仰几乎一无所有的小党,到今天超过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思潮交互涌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一刻也没有停止。越是在这样的变局之下,越是凸显出“信念如磐”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当代中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目标,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必须树立的政治信仰。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拆除学生的“心墙”,温暖学生的“心房”,提升学生的“心境”,使之成为“四个自信”的忠诚践行者。

信仰如何建立

信仰不会从天而降,更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现实磨砺,来自于对真理的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半截皮带”的展品前驻足良久,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他还多次讲述党史上的感人故事,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这是“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味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对于处在“拔节孕穗”关键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正确的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真理的理论认同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真学真信才能理论坚定,真心真诚才能学到‘真经’。”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超越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情感阶段,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认知的科学化、价值情感的积极化、价值意志的坚强化、价值信念的坚定化,从根本上增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学践结合、融通“四史”,用中国情怀、理论与逻辑来品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而非用西方的理论、逻辑与范式来进行“外在反思”与“冷眼旁观”。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来之不易,把握其思想精髓,真正品味出其中所蕴含的“真理的味道”。深入了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基层一线、困难艰苦地方磨砺意志、锤炼品格、增长才干。

信仰为谁服务

《左传》有载:“上思利民,忠也”“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积聚力量。事业之本,在于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归宿。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进行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再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正是因为选择“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党才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

“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肯定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认识生命、阐释生活、揭示生死的生动实践中,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广大青年把微弱个体凝聚成强大集体,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这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真实写照,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自己的信仰,也从这样的信仰中获得方向,从这样的信仰中汲取力量。

培养信仰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学生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青马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加强“青马工程”的组织实施,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方式,形成系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理论教学是“青马工程”的基石,要加强理论学习,引导青年深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学深悟透“信仰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要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看待我们伟大祖国的伟大实践,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党情、国情,才能建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信仰的光芒力透时代,让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引领青年思潮,才能为新时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者:杨龙,刘超)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