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三大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这些命题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意义,为现代教育吹响了号角。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简称“双榆树一小”),丁凤良校长带领双榆树一小人围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力等各方面差异,创新性地提出了“育·树”教育理念,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育·树”教育团队,建构了“育·树”阳光课程,践行了“育·树”若水德育,从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为一所倍受老百姓关注的现代新优质学校。
“育·树”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育·树”与“榆·树”谐音异义,而育心树人又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将两者结合,不仅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充分挖掘,还将教育的本意很好地囊括进来。其次,“育·树”教育还与树木的自然生长和培育有天然的联系,秉承“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信条,学校尊重学生的天赋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道德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成长为具有“民族灵魂、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
打造“育·树”教育团队:党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所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干部队伍是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者,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和践行者。”丁凤良校长在采访中如是说。双榆树一小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干部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以党建为引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通过发挥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借助教师发展研修中心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教师论坛、教师读书推荐和榜样教师评选等形式,以年级组、学科组等为单位,促进“育·树”教育团队的专业发展。
丁凤良校长
党建引领,就是要示范带动。为此,学校建立了教师的“双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努力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人人争做党员骨干的工作氛围。在骨干培养上,一方面,学校设立了五个专家工作室,借助专家的力量,为相对年轻的教师队伍提供教育教学的指导,从科研到课堂教学能力,从家校沟通到职业生涯发展,全方位助力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月度教育教学故事分享、年度教师论坛讨论、校际乃至国际教师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党员培养上,学校鼓励骨干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通过学习引导、校内挂职锻炼、提供更多发展等方式,为心向党组织的教师提供发展的舞台。2017年以来,学校党支部先后组织召开了3位骨干教师的入党、转正发展会。在党员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方面,刘海明老师代表学校参加“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时代光辉业绩”中关村学区党建协作委员会主题宣讲活动;薛墨老师担任一年级组长,工作辛苦但是毫无怨言;马钰老师带领音乐剧社团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党员教师在科研、专业发展方面都非常活跃,他们积极承担研究课题和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努力提升师德、师风、师能。
双榆树一小借助党政工组织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帮扶、激励机制,在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的同时,在教师中间形成比技能、比师德的风气,从而形成具有高度组织性、凝聚力的“教师共同体”。比如,针对青年教师,学校建立了一对一的“导师制”,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双方共同进行阅读、备课、教研等活动,从而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团体共阅读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们仍然不松懈,还在通过微信、ZOOM等平台进行读书分享,这些书既包括教学指导类,如《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也包括知识和素养提升类,如《沟通的艺术》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既增进了知识,又沟通了经验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师激励机制上,学校设立了“榜样教师”“魅力团队”等评选办法,鼓励教师在课程改革、班级文化建设、社团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争先创优。例如,2019年第四届骨干教师就评选出了潘梦圆、刘静、赵玲宇、李廷革等教师,骨干教师占一半的三年级组由于教师团队强大的业务能力和勤于实践的敬业精神荣获学校“魅力团队”的称号和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文明号。
优秀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在“育·树”教育团队建设上,双榆树一小颇具创新性地将党组织、团组织和基层教学组织相结合,在培养教师党性的同时,发展其专业能力、提升其专业水平,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教师共同体发展道路。学校多位教师成为其专业领域的明星教师,如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纳兰词 桑榆情》的张进辉老师、指导“小书包·大文化”学科创意实践活动的张智勇老师、曾获得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的赵秋梅老师等,还有多个年级组和学科组成为优秀团队。这些成绩不仅彰显了党建引领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而且成为推动学校“育·树”教育理念高效落地的强大保障。
建构“育·树”阳光课程:助力学生学会学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课程是建构出来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以其知识和生产生活经验而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杜威教育理论也说,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经验,强调活动课程而非固定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科整合而不是割裂,强调学生的经验和教学的情境,强调学生的知识生成和经验改造,而不是教师的知识传授。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双榆树一小的“育·树”教育实践。在这里,尊重、选择、顺应成为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经验、体验、活动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词,差异化、多元性、个性化成为课程评价的方向和维度,一个以基础课程、兴趣和特长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就此建立起来,它们就是双榆树一小的“育·树”阳光课程和生态教学。
“育·树”阳光课程首先指向学校的“一六六一”培养目标,即一个宏观目标:为培养具有“民族灵魂、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着好人生底色;六种优良品性:诚信、仁爱、勤奋、坚毅、明智、创新;六项基本学习技能:听、说、问、论、诵、书;一项特长:体育、科技和艺术中的某一特长,尤其是六种优良品性、六项基本学习技能和一项特长。学校想要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养,拓宽学生的经验和视野,发展其特长。因此,在课程的结构上,学校明确区分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模块。以拓展课程为例,这是学校为深化基础知识学习、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又包括为满足个体发展兴趣的普及自选课程和为满足特长发展的精品自选课程,两种课程存在阶梯式关系,培养出某一兴趣的学生可以经过选拔而进入艺术、科技和体育某一领域的特长课程来继续深入探究。比如,一名对创意美术感兴趣的一年级同学可以在三年级时选择绘本绘画这一更专业的领域来学习。又如,学校实践课程中的整合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形式,通过常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设计(design)、体验(experience)、分享(share)和展示(show)四个流程(被称为DESS整合课程),可以应用在年度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传统文化活动等校内活动中。这种方法甚至还延伸到了幼小衔接、中小衔接上,即学前培训和毕业课程首尾相接,一年级入学由校本教材《上学记前传》作为导引,六年级毕业由参观附近的中关村中学为导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战场。双榆树一小的“育·树”生态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创设让孩子虚拟的或真实的教学情境,从学习方法、学习动力、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学习意志六个方面帮助学生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学校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每年的春秋两季,学校结合节气、时间、地点等元素,融合多个学科知识,制作研学计划,从策划、出行到最终的汇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边学边做,动手动脑,用眼用耳,全面开发整个身心的力量投入学习,这种沉浸式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仅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还受到了家长的好评。此外,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也独辟蹊径,通过挖掘双榆树地区的清代词人纳兰性德这一教育元素,开发了《纳兰词·桑榆情》校本课程,通过就近实地参观和纳兰性德词作的欣赏,让孩子们认识地方历史、学会欣赏词作之美。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发了颇具特色的“食育课”,通过认识孩子们身边的食物及背后的植物学、营养学知识,了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育·树”生态教学还强调在体验中的合作,通过基于合作学习的教与学方式改进项目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单、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从做中学”,从经验中生成新经验,这是双榆树一小“育·树”阳光课程和生态教学给人最深刻的感受。通过环环相扣的课程设置和重体验、重差异、重合作的教学,双榆树一小培养了一批批阳光少年,他们有的是美德少年、有的是智慧少年、有的是健体少年、有的是艺美少年、有的是匠心少年、有的是创新少年、有的是优能少年,各以其特质呈现着生命成长中最美好的一面,诉说着“育·树”教育带来的可喜育人成果。
践行“育·树”若水德育:为学生打好价值观底色
蔡元培曾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可见德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双榆树一小始终将德育放在学校育人的首位,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确立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育·树”若水德育体系,努力塑造孩子们勤奋、诚信、仁爱、坚毅、创新、明智等优秀品质,为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育·树”若水德育首先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正如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说,“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价值,双榆树一小在实践中努力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学校各种丰富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从教学常规看,学校每学期定期举行的主题式“开学典礼”,每当孩子们聚集在国旗之下,聆听国歌,听发言人讲述先人事迹的时候,爱国、爱人民的种子就已经在心中种下;每年度定期召开“少先队代表大会”,在中华世纪坛、故宫等场所举办少先队入队仪式,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种下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种子。从社会实践活动看,学校则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走进中央党校、参观烈士陵园等不定期活动和每年春秋两季的北京城内定期研学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以2019年秋季研学实践为例,此次活动低年级学生围绕“北京中轴线”进行,参观了北京城市规划馆、正阳门、前门大街、中国科技馆新馆,借此感受北京的历史变化。高年级学生则走进香山革命纪念馆、双清别墅,探寻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从中了解、学习革命前辈的故事,加深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培育出中国心和爱国情怀。研学实践活动涉及地理、历史、植物、科技、文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发研学手册,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习得真知,养成爱国信念和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入队仪式
“育·树”若水德育同时也体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学校传承优良道德品质,培育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这方面,双榆树一小开展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活动——“小书包传承大文化”活动。这次活动源于孩子们的一个细心观察和提问:为什么我们背的书包上没有一个是中国文化元素?这引起了指导教师的注意,于是在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指导下,一场“通过书包上的中国设计元素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意活动开始了。从了解中国传统纹饰知识到拜访旗袍工作室,从走进北京服装学院问学专家到参观民族服饰博物馆学习传统制作工艺,从挑选设计样稿到动手穿针引线,孩子们沉浸其中,看着一个一个蕴含传统优秀文化的书包就此诞生:齐天大圣孙悟空、十二生肖中国龙、京剧脸谱……栩栩如生的形象凝聚了孩子们的知识、劳动、创意、热情。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自身劳动成果的快乐,学校选择了7款样品送给厂家制作,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自己设计的书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既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接触到了服装设计师、裁缝师、书包加工等职业和产业类型,学习到了他们的职业精神和优良品性,可谓是经历了一场生动的道德教育课和职业指导课。
值得一提的是,“育·树”若水德育还积极发挥其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作用,增进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双榆树一小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来自新疆和田地区的33名维吾尔族小学生来到首都北京双榆树一小做插班生,双方在短短一周时间内,通过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升旗仪式、制作八旗娃娃、参与主题班会等形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双方还约定要以书信的形式继续保持交流。在双榆树一小,陪伴和见证了北京与新疆两地少年儿童彼此成长道路上每一个精彩的时刻,让他们的友谊之花永远盛放,共同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正如丁凤良校长所说:“通过这次民族团结教育学习交流活动,新疆、北京两地少年儿童之间达到了彼此了解、互结友谊、架起桥梁、共同成长的目的。同时在彼此心中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最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所谓:感受体验亲经历,伙伴互助结友谊;民族团结一家亲,家国情怀心牢记。学校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让两地孩子们不仅手牵手,而且肩并肩,更能心连心!
为了将“育·树”若水德育的内容落到实处,学校创造性地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资源,为双榆树一小人良好品格的养成提供保障。双榆树一小一方面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方式,让家长走进校园、进入课堂,体验和了解学校教育教学,从而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处科研和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关村核心科技园的优势,通过学校志愿服务、家长导师团等调动家长参与和支持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在学校研学实践活动中看到了家长志愿者的身影;我们在校园的报告厅内看到了各行各业的家长来到学校为孩子们介绍他们的职业,做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在学生品德的养成和评价上看到了家长对孩子言行的观察和报告,以及对学校工作的宝贵建议……
“育·树”若水德育是双榆树一小对孩子们的道德期许,希望孩子们能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柔而有骨,明白如镜,表里如一,容物成仁。借助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形式,综合利用家庭和社会各种资源,双榆树一小为孩子们的价值观打上了坚实的生命底色,培育出了诚信、仁爱、坚毅、创新、明智等优秀品质。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古往今来无数教师的夙愿;如何让学生成为英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时代命题。在双榆树一小,丁凤良校长带领“育·树”教育团队构建和实施了“育·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党建带动教师共同体的专业发展,通过基础课程、自选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相互结合的“育·树”阳光课程及其体验式实施,通过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育·树”若水德育体系的建立,三位一体共同实现育心树人的目标。
面对一批批茁壮成长的“幼苗”,双榆树一小人像园丁一样悉心浇灌,精心呵护,“送它好风好水,让它好花生长”,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生活、生长和经验的融合,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魂、家国情、中国心”的新时代优秀少年,在孩子们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孩子们的生命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价值观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