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蕴含着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增强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而言,爱国是本分,是使命,是责任,是义务,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属,魂之所绕,梦之所依,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与人格品质。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鼓舞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的鲜明旗帜, 从来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精神纽带与文化基因。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的“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首首吟诵爱国情怀情感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无不表达着不同时代不同时期志士仁人们一腔赤诚的爱国之情。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对于企业家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爱国的内容与形式是有时代性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情怀的表现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企业家。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勇于创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和第一驱动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来源于持续的创新发展。对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领军人物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素养和精神特质,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容与鲜活灵魂,是企业家引领企业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先机与市场份额,在不断求新求变中始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要素和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危机与隐患莫过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丧失与消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然而,创新不是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和异想天开,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日积月累基础之上的稳中求进,是脱胎换骨的凤凰涅槃。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诚信守法。“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亘古以来,诚信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美德,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童叟无欺”讲求诚信的经商之道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道德基础,是企业行稳至远的根基与底气。正所谓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为人处事,讲诚信,才能收获友谊、赢得尊重;经营企业,讲诚信,才能筑牢根基,赢得市场。诚信守法是企业家的基本素养,是营造风清气正营商氛围所需要的重要文化软环境,市场经济的良序运行须臾也离不开诚信守法的企业自觉与自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对于企业和企业家来说,诚信守法是宝贵的无形财富,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新鲜空气,因为诚信守法是企业树立品牌,走向市场化、国际化,赢得主动权的通行证和守护神,唯有敬畏规则、遵从规则,诚信守法,企业才能以最低成本打通顺利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通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承担社会责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总是辩证统一的。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就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爱因斯坦也曾经这样说过:“人只有贡献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工作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任何企业都是存在于社会之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都是社会的企业。一方面,企业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企业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了依据和遵循;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将企业家人身和财产权利作为保护重点,致力于全方位改善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营商法治环境。在今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企业家的健康成长,企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保护,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这些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家投身各类公益事业。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企业家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关爱员工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拓展国际视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万古基业,必出自雄才伟略。”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描绘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需要一大批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是否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能否与国际接轨、紧跟国际发展的步伐,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言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能够以更加宽广的或是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与处理经济运行问题,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思维,在求同存异的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中谋求“和而不同”的共赢,是当代企业家素养的一项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产生出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铭刻着“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奋斗艰辛。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让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美梦成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文化支撑。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主体、“关键少数”和重要领军人物,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企业家精神厚植文化底蕴,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乐于奉献、胸怀天下的企业家精神滋养文化内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促进企业家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价值,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描绘新蓝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作者:王克,人民论坛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