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高质量脱贫:内涵、意义和路径

摘 要: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高质量脱贫不仅要注重脱贫的效果,更要注重扶贫的效能。新形势下,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打造“多维多赢”发展格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同时应时刻警惕脱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扶贫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质量脱贫 扶贫治理 全面小康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高质量脱贫的内涵

首先,高质量脱贫意味着不仅要注重脱贫的效果,更要注重扶贫的效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打好脱贫攻坚战对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高质量脱贫,不仅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而且要做到扶贫的政策措施更加精准和高效,保证脱贫的效果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次,高质量脱贫蕴含丰富内涵。高质量脱贫要求聚焦突出问题,解决薄弱环节问题,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仅要继续完成好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更要加强对脱贫户的后续扶持,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促进减贫的可持续性。高质量脱贫的需求涵盖了2018年以来扶贫工作提出的“五个转变”的核心内容,即从注重全面推进帮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速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注重找准帮扶对象向更加注重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此外,需要注意高质量脱贫不等于拔高扶贫标准,要注重实事求是,确保“高质量”内涵下的脱真贫、真脱贫。

第三,补齐短板弱项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点任务,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难点任务。短板弱项主要是指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其重点在于实现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的持续保障。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决定能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核心要求是坚决落实“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坚持现有目标标准不动摇,大力推动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重点任务是瞄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和后续扶持工作,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第四,高质量脱贫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决心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要求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全面激发各地区各部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蓬勃干劲,严格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的制度和资源投入,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意义

首先,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逐步缓解相对贫困的重大举措。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等于贫困的消除,更不意味着扶贫任务的终结。一方面国家在未来相仍需投入力量,逐步解决一些中长期才能缓解的贫困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将在巩固拓展现阶段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缓解相对贫困、应对多维贫困方向迈进,应着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其次,“多维多赢”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发展的“涓滴效应”,使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逐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面貌。另一方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培养锻炼了一批过硬的脱贫攻坚干部团队,基层干部的作风能力有了转变,农村治理水平将大幅提升。此外,通过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扶贫路径,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将得到整体性提升,有助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这些涉及长远发展的扶贫成果,将成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的宝贵实践经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眼下更重要的一点是,实现扶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规划的有效衔接。

第三,实现高质量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再次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当前阶段,我国已有农村扶贫脱贫实践已经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即将完成的高质量脱贫任务,意味着中国政府向全国人民乃至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将如期实现。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脱贫攻坚创举,彰显出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再次得到验证。

实现高质量脱贫亟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现有扶贫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在以下四方面继续发力:

一要坚持目标标准。为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应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具体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问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问题,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得不到及时治疗问题,贫困县乡村医疗设施薄弱、人力不足问题,危房鉴定不全、鉴定不准问题,等等。

二要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未来一年的脱贫攻坚,最艰巨繁重的工作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区域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乏力,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较难建立,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对此,要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持精准施策,从各个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坚的支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

三要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未脱贫县要坚决保质保量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将重点放在补齐短板和攻克深度贫困方面。对已经脱贫和即将脱贫的地区和人群,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提升脱贫的质量,防止返贫,促进减贫的可持续性上。同时,要注重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构建,强化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等措施,紧扣市场需求,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此外,持续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工作,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扶贫凝聚合力。

四要提高扶贫效能,防止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和不计代价的“运动式”短期行为。消除贫困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满腔的热情,更需要冷静理智的头脑。“高质量脱贫”强调的是既要讲脱贫的效果,也要讲扶贫的效率,而不是不计代价,不管不顾地一味追求不现实的目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脱贫效果”大搞形式主义的扶贫花样,为了追求短期脱贫效果采取“运动式”的扶贫方式。从长期看,这些违反“高质量脱贫”理念的做法不仅浪费大量社会资源,而且不能起到真正的脱贫效果。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即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那时,“高质量脱贫”的理念亦不会过时,仍会与时俱进。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解决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笔者认为,“高质量脱贫”的论述还将成为未来常态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作者分别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讲师、中国扶贫研究院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农村家庭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贺胜兰 / 董 楠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