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公益岗位安置478.55万贫困人口,其中护林员122.38万人,护路员30.28万人,保洁员138.05万人,护水员16.81万人,护理员5.66万人,村务管理员33.88万人,其他131.49万人。光伏扶贫资金提供的公益岗位124.46万个,吸纳贫困人口122.39万人。”这份最新出炉的扶贫就业“成绩单”,充分体现了扶贫就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大作用。
就业位居“六稳”、“六保”之首,更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可谓是民生之本。扎实做好就业保障工作,千方百计地稳定和扩大就业,让贫困群众都能端上“金饭碗”,是脱贫攻坚的“题中之意”。面对这道“必答题”,基层党组织要充分释放党建“+”作用,将助力脱贫攻坚的党建力量和优势集聚在“家门口”,助力产业发展、发挥组织优势、强化党员服务,筑牢稳就业“压舱石”,“+”出脱贫攻坚合力量,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建“+”动能,资源禀赋聚特色,畅通产业发展“大动脉”。不同地域在气候、环境上的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先天资源优势,这种显著优势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被称为资源禀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要在顺应天性的基础上走好产业的特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是产业发展“有特色”的前提,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稳定支撑面,形如产业发展的“大动脉”,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和新动能都源于此处。畅通这条“大动脉”,要充分释放党建“+”动能,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精准把握,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从产业调整到示范基地,从实践探索到做大做强,从零敲碎打到集约管理,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资源优势,形成连片的产业链、产业带和产业网,使地区资源禀赋得到充分发挥,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走出一条生态优、产业旺的鲜明路子,避免千篇一律的产业同构化以及发展模式的“水土不服”,在差异化发展中打造产业发展“活招牌”,厚植特色产业基础,增强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端牢致富的“金饭碗”。
党建“+”抓手,双向发力强保障,畅通村级经济“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发挥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政策上,可以采取“村集体+党员+贫困户”扶贫项目、“党组织+农村淘宝+精准扶贫”销售模式、“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等“党建+”组合拳,调动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推动脱贫攻坚出成效;资金上,积极探索“资产盘活、资源开发、投资经营、服务创收、挂钩帮扶”这五种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评选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畅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循环”,打造当地“带不走的产业”,提高村级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党建“+”服务,多措并举促履职,畅通党员代办“大网络”。广大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力军”,要时刻牢记服务宗旨,在扶贫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在“学做改促”中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学习创新服务为民方式,全面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和就业需求,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就业联动服务模式;做好服务平台,做强工作机制,搭建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惠民服务载体,在各村(居、社区)全面建立村级微信工作群,推行村级微信公众号,为贫困群众反映诉求提供便捷通道,实行“网格联群,党员代办”的工作机制来进行民意收集和民情处理;转变服务模式,从“群众上门”到“主动帮办”,以走家串户、现场办公等形式,将乡村便民服务向基层群众延伸,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建立健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促担当,把脱贫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年度党建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激励党组织把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攻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党员履职尽责的重中之重,激发服务群众的持久活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保障网”,是脱贫攻坚的“稳压器”,更是老百姓心中“稳稳的幸福”,解决好就业问题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要让这份“幸福”托得牢、稳得住,就要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就业扶贫“造血”功能,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形成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者:郭素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