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舆论场具有较强的马太效应,使得热点事件能够吸引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网民则会跟随其后“蹭热度”,导致“热”者愈“热”。“蹭热度”现象模糊了舆情事件的真实内涵、扭曲了舆情引导的正确方向,对当事人或社会发展都具有不良影响。对此,应立足网民诉求,重视民生舆论;提升决策水平,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唯有如此,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构筑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
【关键词】网络舆论 “蹭热度” 网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蹭热度”是舆论场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舆论场往往体现出较强的马太效应,热点事件能够吸引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网民则会跟随其后“蹭热度”,导致“热”者愈“热”。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等特性,使得人们放松了自我管理意识。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表明了网络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网络“蹭热度”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人们对舆论事件本身不明所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网络舆论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即能够借助互联网实现与外界的交互,也容易被网络热点事件吸引。热点事件因点击率、搜索量高而成为“蹭热度”的首要目标。比如,农业农村部就制订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针对《目录》的说明中专门提到狗已经“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宜列入畜禽管理。对于该事件,网络上产生了两大热点舆论。一方认为大型犬伤害儿童,当受到侵害时,人人都有“仗义出手”的权利;另一方认为狗没有伤害人的意图,物业手段过于暴力,应该受到惩处。同时,该事件也引发了一些激进的声音,诸如“打狗派”的毒杀虐杀手段、“护狗派”的人肉搜索等。就该事件而言,其产生不仅是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自由性、不可控性等特性,更是由于“控犬规范”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因此,面对网络热点事件,公众应努力了解其背后的成因,在网络舆论中保持理性。
网络“蹭热度”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人们对舆论事件本身不明所以。事实上,广大民众对民生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比如,农业农村部就《目录》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时,不仅在官网上公布了相关的详细内容和说明,而且给出了明确的意见表达渠道以及方式,如电子邮箱、具体地址以及电话等,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种做法既能够有效缓解网络负面舆情的出现,也能够使公众科学理性地表达观点。
立足网民诉求,重视民生舆论,尊重公众知情权
首先,要正确认识热点舆论及其衍生问题。热点舆论的诞生与发展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尤其要重视这些方面的舆论。要明确热点舆论的起源以及涉及的法律方向,科学理性地解决问题。其次,要对热点舆论进行合理分类。例如,上述的“大型犬伤害儿童”类属“宠物管理”范畴;“农民讨薪”类属“社会保障”范畴;“老人摔倒,讹诈路人”类属“公共安全”范畴;“消费维权”类属“消费管理”范畴;等等。应通过精准、科学的分类管理,明确热点舆论的涉及范围,畅通相关的管理途径。最后,要对舆论观点进行合理分类。在对热点舆论进行合理分类后,还应整理相关的舆论观点。一方面,要解决民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如农民工讨薪问题,要协调劳动局监管部门,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另一方面,要探究涉及舆论观点的法律方向。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指出,可以通过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等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拖欠工资问题。可以说,这些措施的提出,不仅能够消除负面舆论,也能够让农民工的权利得到良好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因此,一方面,要查证信息来源真伪。可以利用舆论管理软件对同一类的热点舆论进行关键词的捕捉、管理,并对伪化、修改的舆论进行删除或追讨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发挥示范作用。政府和主流媒体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正视热点舆论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明确热点舆论的关键性论述,承认正确观点的合理性。可以制作热点舆论短视频或新闻文稿,通过相关平台进行发布,控制负面舆论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主流媒体肩负着舆论引导、政策宣传、信息公开等义务,若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开信息,其公信力、权威性都将受到质疑。
提升决策水平,拓展公众参与渠道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此,一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对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或社会治理事项等舆情,应建立可以线上线下同步参与的综合平台。通过听证、咨询、旁听等方式,可以充分吸纳民意,提高政府决策的有效性,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愿望。二要把舆论引导平台和公众参与平台结合起来,形成沟通、吸纳、引导的一体化运行机制,使“两级化”的热点舆论观点可以进行有效沟通以及良性互动。比如,在农业农村部就《目录》进行公开意见征求时,征集意见通知书通过短视频平台、新闻平台等进行传播,因而成为舆论话题。这种做法不仅使公众充分了解了事件本身,而且也缩短了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三要充分倾听民意,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特别是争议度高、影响面广的舆情事件,要对其后续发展进行持续关注以及报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学者和专家的建议,制定重大舆情的处置计划,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是一项重大课题。因此,应将热点舆情信息与区域监督管理平台相结合,进行“互联网+”模式下的监管、宣传和治理。要适应人民的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总之,网络舆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存在公众关注且有分歧的问题。这种分歧不仅体现了公众的主体性特征,也表明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因此,应充分了解“蹭热度”现象的源头,不断加强管控,引导网民科学理性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作者分别为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风险放大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6XXW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孙悦津:《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青年记者》,2019年第32期。
②刘英杰、徐菲:《开放的“监狱”与理性的“民粹”:为网络舆论辩护》,《理论月刊》,2019年第4期。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④《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网,2018年4月22日。
责编/孙渴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