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林震:合作治理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新中国第一项也是同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也是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工程。建设三北工程,剑指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地区严重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这一地区是我国生态治理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地区之一,绝大部分处于胡焕庸线以西,分布着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工程规划历时73年,分为3个阶段8期工程,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面积达40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涵盖了我国80%以上的沙化土地和近70%的水土流失面积。

三北工程建设40多年来,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遏制风沙蔓延,控制水土流失,拓展生态空间,保障生态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超过3000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3.57%;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新世纪以来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00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59.06%,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构筑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生态屏障。

二是织密农田林网,培植产业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保障农民增收。三北工程营造区域性农田防护林165万公顷,有效庇护农田3000多万公顷,降低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工程区年增产粮食超过1000万吨。工程区经济林面积达到463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各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实现了“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的效果。

三是锻造英模队伍,形塑三北精神,延展生态文化,保障长效功能。三北工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绿色革命,不仅锻造出了一大批精通业务、敬业献身的工程建设队伍,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王有德、石光银、牛玉琴、王文彪、八步沙六老汉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培育了河北塞罕坝、陕西延安、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齐、新疆阿克苏等一大批先进治理典型,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化,成为新时代持续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对外展示我国生态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

三北工程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合作治理格局。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系统治理。工程制定了一个总体规划,每个阶段制定有专门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的原则,分步实施,统筹推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发展模式,把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基地,有效改善了三北农村原来木料、饲料、燃料、肥料“四料”俱缺的状况。三是坚持多措并举,科学治理。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的成功之路,首次提出建立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多林种、多树种、多效益、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管、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注重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林水平衡、精准治沙。四是坚持干群结合,协同治理。“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三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种草、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成功范例,在大漠荒山上创造了绿色奇迹。五是坚持机制创新,与时俱进。工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从最初的承包造林、统分结合,到后来的“四荒”拍卖、股份合作,再到林权改革、生态补偿,实现了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三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目前任务过半,但依然任重道远。新时期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处理好农林牧矿矛盾,解决好乔灌草荒冲突,提高工程造价标准,攻关重点生态难题,维护地区生态安全,促进工程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钟超(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