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袁方成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人才竞争成为当前各地发展竞争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城市人才”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长远大局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推动政策理念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法治保障、制度支撑的“城才”新格局。
如果说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再组合、再配置,重塑我国产业体系,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那么关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大局的“城才”政策,也亟需推动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从需求侧人才奖励转向供给侧企业扶持,从赋权、助企和增能三个维度,实现人才政策的转向,增强人才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更新政策运作思路,赋权于企。首先,在人才引进的总体链条中,政府应扮演统筹引导、信息集成分享以及权益保障的角色。为此,在“城才”政策的策划、制定和运作中,要突出赋权于企的思路,把评价、引入、培养的主动权赋予企业或者社会第三方,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地方政府应积极转变相关职能,充分运用信息化工具,建立统一的地区人才信息平台,公布企事业特别是高技术型和高成长型企业名录,实现境内外人力资源信息共享。最后,主动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减轻各类人才的住房负担;要扩大城市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为人才群体及其家属提供优诊优疗服务;同时,可为各类人才优先安排子女教育入学,打通绿色通道,缓解教育压力。
第二,发挥市场聚合优势,助力于企。各地政府在精准定策和施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供给侧政策创新。首先,着力引进优秀企业,发挥龙头企业聚合人才的虹吸效应,帮助企业降低引才成本,由硬性的人才引进转向柔性的购买人才智力服务的灵活机制。鼓励企业和猎头公司等中介机构就人才引进、培训与使用建立广泛合作,政府按照相应比例予以成本补贴。建立科学的人才能力评价关系体系,按照人才对于企业、社会或城市发展的可估贡献程度给予不同比例的薪资补贴。其次,可尝试在免税贴息基础上建立专项奖励机制,将政府牵线搭桥大型对外交流平台与人力建设机制有效联结,按需引才。按照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并分别给予不同额度资金奖励,用以鼓励本地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的引进和举荐精英,通过大型展览会等交流窗口加强精英引进与政策宣传。最后,在企业成功引进高技能、高学历员工后,可考虑财政支持个人专项工作室,培育企业能人,为入驻个人或团体在项目申报、用地审批、贷款申请、设备引进和成果审批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对于具有特殊贡献的各类能人授予荣誉称号,强化精神激励和社会褒奖,促进人才群体快速融入企业并创造价值。
第三,强化优势协同导向,增能于企。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更需要快速将人才群体的优势专长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社会价值。为此,相关部门要关注专业技能人才引进,荐才于企。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大量的专家资源,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立相应的联动联建机制,集成各方优势,形成政府统筹、专家指导、企业培育、人才示范协同格局,强化优势协同导向,增能于企。基于各地发展现实基础,可以尝试采取“滴灌式”人才培养策略,不断提高人才的“成才率”。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与示范效应,坚持问题导向,实行精准培养,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探索推广技师制度,实行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参照中高层管理人员标准落实薪酬福利待遇,并对于企业引进或自主培养的技能人才以个人为单位给予薪资补贴。按照“技能竞赛+专家(企业)举荐+专业评审”的申请和评价模式引进专业技能人员,设立特聘岗位津贴与带徒津贴,推荐任职或挂职,以此激励自身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注重有效联结高校专家资源和企业项目资源,政产学协同推进。鼓励试点校企联合培育科技型人才,设立专门奖励倡导高校学生入企参加实习或项目研发。同时鼓励地方人才培训机构、地方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由政府提供培训补贴。此外,也要发挥市场协同作用,努力探索专项技能人员引进的租赁模式。鼓励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向人才中介机构租借各类技能人员,加强政策宣传与法制建设,建立发展人才租赁后台服务与调控体系,充分保障租赁对象的自身权益,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市场上充分、有序流动,实现高度融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均已复工复产,新一轮“城才大战”势必更加激烈。从国家层面来看,更充分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使之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发动机”,是紧迫而关键的议题。基于此,应积极推动人才政策思路从需求侧全面向供给侧转变,发挥企业的主体能动作用,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促成企业、政府、人才三方共赢,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法治保障、制度支撑的“城才”新格局。
原文责编/李一丹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释放“新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