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一致的根本表现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目的却存在根本区别。资本主义是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增值;社会主义是坚持人民立场的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既然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推动了社会发展,那么社会发展的成果就应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一致的根本表现就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根本需要。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的现实表现是,人的需要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相对不足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社会发展。我们党始终抓住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需要不断增长的矛盾变化,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直接目的,促进生产力发展。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全党任务,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的需要,表明我们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清醒地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并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准确判断,认为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就是明确坚持社会改革发展的价值目标。正是坚持这一价值标准,人民生活由贫困到温饱,逐步提高到小康水平。国庆35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小平您好”的横幅,也表明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起来,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的基本意蕴是,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关涉美好生活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则是不平衡、不充分。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要矛盾是某一时期主导性、决定性矛盾,从根本上说,其他矛盾的解决都要服从于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也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本任务。在人民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这一对矛盾关系中,人民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
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党的领导是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根本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变革活动的主体,但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也划分为不同层次,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状况、利益追求和价值观念,他们对于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作用力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产生了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在互相作用中产生出一个合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力量,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不断斗争的具体要求,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绘制富有远见卓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党的先进性和领导的科学性能够提高人民群众革命的自觉性,将人民群众自发力量提升为自觉的行动,将不同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凝聚起来,形成破除风险和挑战的合力。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口号和革命要求把农民发动起来进行反封建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我们党提出“联合抗日”的政治主张,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各种抗日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抗日,最终取得抗战胜利。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非常艰难,同时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战略封锁,我们没有被困难和危机吓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取得了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党的改革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具体行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成果。进入新时代,面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我们党以顽强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取得了党和国家建设的重大成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也极大提高了党的公信力、战斗力和执政力。面对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我们党领导人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打赢了蓝天保卫战,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正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风险和困难的挑战,党和人民群众不畏艰险、共同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巨大推动力所形成的合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度过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党的领导是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根本动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LLZD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责编/常妍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