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在弘扬抗战精神中砥砺前行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敬献花篮、肃立默哀寄托着对抗战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凛然千秋的英雄之气回荡于祖国山河,激荡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伟大斗争迎来了这山河壮美与大地春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抗战精神,我们当深悟抗战精神的伟大内涵,沿着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轨迹,不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养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把“大义”印刻在民族脊背上,薪火相传着“同舟共济”的伟大人格。伟大的抗战精神汇聚了勇气、信念和智慧,在新时代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凝聚成无往不胜的大国力量。抗战精神是历久弥新、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蓬勃生长于中华儿女血脉的无畏气概,是流淌奔涌于中华山河的复兴伟力。抗战精神烙印在民族记忆中,高扬着坚韧不屈的时代光芒,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克时艰的联防联控,抗洪抢险阵地战中共赴前线的中国面孔,还是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快到惊人的建成速度,都是抗战精神的历史意蕴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生动体现,中华儿女在“千子合抱”的深情厚谊中,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同舟”担当和“共济”精神,执冲锋钢枪、开顶风之船,顶得住千难万险,豁得下小我之利,印刻了“慨当以歌”的“大我”,托举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大义”。这种无私无畏的伟大人格彰显了中国风范,是抗战精神的鲜明品质,又深化和升华了抗战精神。

把“国家”镌刻在光辉旗帜上,薪火相传着“热爱家国”的伟大情感。枪林弹雨何足惧,愿把热血洒江天。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决死奋战的无畏气概捍卫着国家的尊严,用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守卫着抗战的阵地和国家的秘密。党和国家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重比泰山,生为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戈壁沙洲的酷寒消磨不了抗战英雄的爱国之心,烽火狼烟的危险消弭不了抗战英雄的爱国之情,从伏击战到地雷战,从防御战到破袭战,从持久战到胜利战,他们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用最硬实的肩膀扛起了历史使命。国家和人民就是他们的情感依归和精神支柱,为了举国上下的和平,为了天南地北的人民,抗战英雄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绝不让一分一厘之地,抗战精神的每一个分子里都激荡着家国情怀,流动着穿越历史的伟大情感,有着感动时代的丰盈力量,是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当以爱国情感为支撑点,赓续奋斗在迈向民族复兴的大道上。

把“坚韧”铭刻在铮铮铁骨上,薪火相传着“百折不挠”的伟大力量。“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时代的律动强音来自铮铮铁骨的浩然回响。百团大战立功勋的左权,与敌周旋五昼夜的杨靖宇,酷刑之下志不移的赵一曼,再到东北义勇军燃起的抗战烽火,前赴后继的抗战英雄们勇敢坚定地站在了风暴眼,慷慨赴国难,成为疾风吹不垮的劲草、狂风卷不走的顽石,在艰辛曲折的抗战道路上留下了光辉印记,把坚韧写在了共纾国难的伟大实践中。从来就没有与生俱来的英雄,更没有从天而降的胜利,无论是平型关大捷还是台儿庄战役,所有的胜利都饱尝过卧薪尝胆的滋味,都历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从落后挨打到奋力抗争,从顽强拼搏到走向胜利,正是来自这一力量的有力支撑。抗战精神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这段苦难岁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坚定立场和不屈意志,虽饱经风霜,却以“犹有花枝俏”的顽强屹立和倔强绽放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洗刷了外侮入侵的民族耻辱。伟大成就源自伟大实践,伟大实践需要功在不舍,抗战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呼唤着我们一步一印地笃行于发展道路,百折不挠地奋斗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好。

抗战岁月虽已远去,但抗战精神近在咫尺,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历久弥新。我们当在这“咫尺之距”中深刻领悟抗战精神的意蕴内涵,延展精神脉络,以之为指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添足干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蓄力量,“战”出“最力量”,以不朽的业绩报效祖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作者:郭素娇)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