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热情,一方面集中在宏大主题,如社会公平、党风廉政等,另一方面方面则关注与自身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如青年就业、医疗健康、物价上涨以及住房、养老等问题,并且近年来还呈现出参与领域与职业属性的紧密相关性、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大环境密切相关的显著特点。(见图2)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显示,2013年期间,青年政治关注的重点集中在“物价上涨”“贫富差距”等问题上,而2015年和2017年,青年的政治关注主题虽然仍聚焦“物价上涨”“贫富差距”问题,但关注重点则转移到“看病难、看病贵”“住房价格”等问题上面。此外,通过对2020年“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后台的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青年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网络保护、粉丝文化以及在线教育等也十分关注。这表明新时代青年的政治参与实际上已站在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有效治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其参与热情充分体现出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意识。
引导青年积极有序参与政治、培育青年政治认同感的路径
青年由于“认知、情感和意志都更具成长性和变化性”,因此,其政治认同尚未完全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青年在政治发展上的未定性和可塑性,是青年工作者对青年进行政治引导的基本依据和空间所在。虽然当代青年对国家、政党以及制度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认同感,并且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日渐深入,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青年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青年政治参与的顶层制度设计不完善、有序政治参与的素养与能力不强、非制度化参与的规范性不足、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不很畅通等。因此,面对青年群体的政治诉求,党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不断提高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通过引导青年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合理表达政治诉求,培育青年的政治关注度和政治认同感,推动我国政治文明的向前发展。
一是提升青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从政党政治制度看,“只有具备明确的政治纲领,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在获取政治资源中具有一席之地”。因此,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是保障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新时代要不断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青年政治参与的权利。要不断完善我国政治体系中的政治吸纳机制,构建青年制度化参与的政党吸纳格局,加大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中优秀青年的政治吸纳和整合力度,如增加青年群体在各级人大、政协等政治机构中的代表数和席位,从而使得青年能够通过现有政治体系配置的政治资源进行政治参与,帮助青年进入有序政治参与的轨道。要进一步畅通青年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充分运用政务信息公开、开门立法、民主恳谈会等渠道,建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青年群体经常性联系的机制,增强对青年政治利益诉求的回应。要构建青年政治参与的激励机制,发挥党政部门有效调动社会资源的优势,给予青年政治参与以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并对于有序政治参与并取得较好社会效应的青年及青年群体给予先进表彰、评选等,激发青年关注政治的热情。
二是挖掘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生长点。青年关注政治,一方面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裹挟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其在社会关系中所遇到的各种利益矛盾而展开的。从青年特点来看,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异质性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党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及时准确地把握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总结青年的发展规律,主动挖掘青年有序政治参与的生长点。要将青年政治参与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寻找关注点,避免青年政治参与的盲目性和非现实性。此外,挖掘青年政治关注的生长点,就要尊重青年的创新精神,允许青年对社会热点、政治焦点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的“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环境,激发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
三是增强青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规范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指法律及相关规定之外的参与方式,这种类型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非法的,亦或是当前法律法规暂未做出规定的参与方式。当前我国新时代青年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主要是网络政治参与和青年自组织政治参与。作为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虽然它们与青年发展特点及成长规律密切相关,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组织性、科学性和监管性,其政治观点和意见相对分散,并且有时会出现有悖于社会主旋律的杂音,严重损害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因此,党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正确引导互联网舆论,加大对网络言论的管理力度,同时要重视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力度,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对于青年自组织的政治参与活动,各级党团组织要做好培育和引导工作,加大与青年自组织的沟通与联系,保障青年参与的有序性、科学性。
四是不断提升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素养。青年政治素养的提升是青年个体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青年政治参与由自发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由随意到有序,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正确科学的引导、综合全面的训练。当代青年虽然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政治热情,也更加理性务实,但从政治参与的效应来看,青年在整体上政治参与的素养还不高,政治参与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引导与服务力度,不断提升青年群体的政治素养,切实增强青年政治参与效能。要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自觉学习党史、国史,增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加强对青年的制度教育,通过借助重大历史阶段的宣传,向青年讲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取得伟大历史成就,不断厚植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情怀,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优化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增设政治参与方法、途径等课程的培训,帮助青年进一步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提升政治素养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分别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编/韩拓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