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 李增刚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此次会议还指出,要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各方面的协调运转,对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堵点”,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积极化解,顺利实现“以我为主、内外兼顾”的重大战略转变。
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中面临哪些“堵点”?如何打通“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顺利实现“以我为主、内外兼顾”的战略转变?对此,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李增刚教授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双循环”的理论认识
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或者交换)和消费等过程。无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还是整个世界,各个主体都在试图通过交易关系,将自己所拥有的要素或产品销售出去,并购买其他主体的要素或产品进行消费,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循环。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从偶然的物物交换,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内部以货币为基础的交换经济,再到多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全球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即经济全球化等,本质上就是经济循环过程的逐渐放大。一个国家通常包含许多拥有不同要素或产品的主体,因此要实现内部循环;同时一个国家作为拥有一定要素禀赋优势或生产特定产品的主体,也要参与到全球循环中。对于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关系,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定位。
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都曾经强调依靠外向型经济推动本国经济迅速增长,核心是在本国购买力尚未充分释放之前,依靠国外市场特别是贸易顺差,实现本国产品或具有禀赋优势要素的价值。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些发达国家都逐渐转向依靠国内经济循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仅靠外部力量已经不足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采取了外向型经济战略,将净出口和消费、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明显下降。这表明,中国现在及未来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依赖度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不要开放,更不是“逆全球化”,而是要“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再“闭关锁国”,都必须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建立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实际上,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GDP总量第二大的经济体,依靠其他任何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国际国内双循环既要“以我为主”,构建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又必须作为国际大循环的参与主体,参与到各个环节中。换句话说,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参与国际大循环,利用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真正做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通过制度创新化解双循环的“堵点”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既具备客观条件,又面临现实阻碍,因此要以制度创新积极化解,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
针对国内大循环中生产环节的“堵点”,一是采取各种措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降低投资者负担,提高投资者积极性。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及各地出台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文件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切实建立既不缺位、又不越位的服务型政府。二是补短板、锻长板。通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为生产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打好基础。三是既要继续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又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支持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降低生产环节对国外进口芯片、控制器等的依赖。
针对分配环节中的“堵点”,核心是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大部分低收入群体集中于农村地区、西部地区,重点是通过城乡要素融合等,实现土地的资本化收益,继而通过土地(包括宅基地和承包地等)的产权流转,盘活、用活农民闲置性资产,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要在持续扩大其规模,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在全部人口中的比重的基础上,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中较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针对流通环节中的“堵点”,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流通环节中的各种费用,比如降低高速通行费、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等;二是建立全国统一标准,在运输条件要求、物流车辆载重、生鲜产品标准等方面消除地区差异,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减少批发、零售环节,鼓励通过互联网等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渠道,避免过多中间环节和多重加成;四是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特别是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物流车辆空载率,提高运输效率。
针对消费环节中的“堵点”,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关键是要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减少预防性储蓄。这就需要继续深化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改革。尽管在这些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可以继续深挖潜力。同时,与生产环节相对应,消费环节也要继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尽可能满足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后对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追求。
针对国际循环中的“堵点”,一是积极推进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署。中国积极推行建设的“一带一路”等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未来可以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与其中的发达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二是更加积极开放。中国已经建成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今后,中国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放,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在更多地区推行,尽可能降低与其他国家在经济交往中的摩擦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8月第3期
原文责编:罗婷/臧雪文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释放“新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