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读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的时代内涵(2)

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把握时代脉搏,回应人民呼声,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论断。这个新论断揭示了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着力点的变化,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关切人民需要。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不发展、慢发展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形成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的新动力。

第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四个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发展的康庄大道,资本主义道路或者其他别的道路都不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指出“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求党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政治定力。

第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担当历史使命,领导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是新时代我们党兑现诺言的实践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越的治国智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砥砺奋进的路上越走越踏实,越干越有信心、越有劲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载着伟大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是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思想指南。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的时代新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容丰富、理论深刻、意义长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收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迈进新的历史阶段,因此,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面临诸多新考验。就治国理政而言,“全过程”是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概念。一方面,党治国理政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时间意义的不间断;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体现空间意义上的全覆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就要在新时代新阶段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做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篇重头文章。

第一,必须把加强执政能力与提升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紧密结合,牢牢把握党在治国理政中应对各种考验的主动权。在党的忧患意识中,忧党、忧国、忧民是连在一起的。党的事业与人民事业的一体性意味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壮大党的生命具有决定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在国内外深刻变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新形势下,应对风险和化解危险的能力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赶考永远在路上,风险永远在弦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党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在提升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中加强执政能力,积极、充分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主动应对治国理政实践中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第二,必须发扬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担当、为人民作为的精神,脚踏实地推进党治国理政实践的创新发展。党治国理政必须要坚决、有效地消除“为官不为”“庸政怠政懒政”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有担当精神,勇于作为,各级干部对人民负责首先表现在治国理政中的担当和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就必须推进治国理政创新发展。以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担当、为人民作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内在要求。

第三,必须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党创造治国理政的成绩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统一。党性体现人民性,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立场就是站稳党的立场。党治国理政创造出什么样的成绩、得到怎样的反馈,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衡量标准。我们党的执政价值取向体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准则就是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不是为自己求业绩,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不是为自己图功劳,而是为民族谋复兴。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才能做好时代为治国理政出的试卷;只有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党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治国理政答卷。

第四,必须认真解决好党治国理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位。要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就要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患人民之所忧、急人民之所急、纾人民之所难、解人民之所困、帮人民之所需。党不仅要制定体现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必须建立健全一通到底的运行机制,防止产生服务人民的“中梗阻”。在党的十八大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创新治国理政实践应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部署,“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点上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五,必须充分利用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种资源,在治国理政创新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国家治理主体作用。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实践平台,拥有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以及统一战线等丰富资源,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有宽阔的通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既突出了党全面领导的力量,又彰显了人民主体作用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民主政治的资源,切实发挥国家治理中人民的主体作用,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于治国理政全过程的必由之径。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