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政策解读 > 正文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激发内需潜力,发挥内需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新特征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基点。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

扩大内需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重大战略支撑。优化经济结构是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根本上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本身所决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97.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0.76%,而到2015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3.8%,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9年达到2420亿美元。出口和外需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近40年的高速发展,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相应也由此造成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64.2%,金融危机以后下降到2019年的31.8%。当外部市场出现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会带来巨大冲击,而且长期重外轻内也极大程度抑制了内需活力。以扩大内需增加国内市场的消费点,是实现经济结构平衡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扩大内需是实现化危为机的有效战术选择。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地方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全球市场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以往的以国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了较大冲击,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尤其是中美贸易争端更加放大了这种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主动调整、主动谋划战略布局。此时,通过扩大内需着力构建以我国内需优势为主体的内循环体系,把内需作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源,同时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循环,更好地联通起国内国际市场,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临外部严峻经济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扩大内需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现实路径。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也是我们一切经济政策、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内需实质上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抓住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向市场供给人民需要和满意的消费产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国本身所具有的规模市场是扩大内需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广大农村消费群体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强大需求动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呈现出梯度差异,有利于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也会加快国内消费升级,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完备的产业体系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基础。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有超过1亿市场主体和1.7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无论是横向的工业门类还是纵向的由低端到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我国都具有强大的消费供给能力和坚实的供给基础。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必须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是个系统性体系,涉及到投资和消费两端。为此,一要充分发挥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基础性作用。优先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政府要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发挥国有企业增加就业龙头作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保证居民消费能力;要因势利导培育新型消费增长极,利用好消费升级机会,把握住智能化、数字化时代机遇,打造直播带货、线上团购、云旅游等消费新业态。二要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关键性作用。紧扣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项目的投资力度,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围绕“两新一重”投资建设,加快建设以5G、特高压、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促进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工程升级改造。

扩大内需,必须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创新是扩大内需新增长点的第一动力。要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研投入产出比,科学布局科技资源,调动社会创新因素,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满足消费新需求;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实验研究等,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主动在危机中应变求变,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加速转换新旧动能;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国际合作创新的创新生态;要围绕我国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利用创新链发展产业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

扩大内需,必须聚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互成一体,必须聚力打通阻碍各环节畅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社会要素在市场中合理高效流动;二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垄断,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市场开放,形成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各司其职、各履其责的良好制度氛围;三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以产业链和供应链一体化调整打造分工有序的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以城市群和都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扩大内需为立足点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作分工,从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