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创新网络重要引擎
中关村论坛:向世界发出科创合作“最强音”
过去几天,海淀公园北侧,彩旗飘扬的中关村展示中心星光璀璨。全球顶尖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国际学术机构负责人,在此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累计收获超十亿人次关注的中关村论坛,向全世界发出了科创合作“最强音”。
前沿策源,北京科创舞台吸引“最强大脑”
“很高兴能够回到中关村,继续追逐我的科学梦想。”在中关村论坛开幕大会的演讲台上,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谢晓亮感慨万分。
2年前,在哈佛任教20年后的谢晓亮全职回到北京,回到最初种下科学梦的起点。这次“重返”中关村,演讲台上的他带来了自己的重磅成果——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抗体BD368-2对新冠肺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谢晓亮、王中林、施路平……一批顶尖科学家的回归,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磁场效应的风向标。他们回国寻梦的落脚点,均是北京。
在中关村论坛发布会上,自然指数创始人戴维·斯文班克斯给这一创新磁力带来又一道有力印证:基于自然指数过去一年对《自然》《科学》等全球82种顶尖自然科学类期刊文章的加权统计,北京在全球科研城市中蝉联第一。拥有全国最密集顶尖人才的北京,向全球“最强大脑”发出邀请。
产业逐梦,激发经济变革新动力
瞄准原始创新与前沿创新,向着无人区努力进发,科学家们绝非仅在星空逐梦。众多创新技术在中关村深深扎根,造福民生,重塑产业。
在心血管支架、骨钉、骨板等医疗器械,公共场所扶手栏杆,甚至锅碗瓢盆餐具制造中用上一种特殊的不锈钢,就能大大减缓细菌繁殖的速度。在中关村论坛今年新设的技术交易板块上,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及其孵化企业北京中科普金特种材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了技术交易大会首单。
找技术、找产品、发项目、发需求,在中关村论坛交易大会这场“全球买、全球卖”的技术交易大集上,抗菌不锈钢相关技术一举实现了单笔1.2亿元的成交额。
谢晓亮团队的战“疫”科研成果,很快也将落地结果。由谢晓亮担任首席科学顾问、其学生创办的公司丹序生物正利用世界领先的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开发创新型药物。谢晓亮透露,公司目前已在昌平区建立高质量的规模化大分子生物药生产基地,第一个产品将是对新冠肺炎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的中和抗体。
国际首创产品补贴上限200万元,国内首创产品补贴上限100万元……为加速创新科技落地应用,一系列支持中关村首创产品市场应用的措施在论坛上发布,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在北京看到梦想落地。
全球织网,扩大国际科创“朋友圈”
讲台上灯光熄灭,一个如同真人亲临的虚拟人像投射在舞台中央,演讲嘉宾开始了关于奇妙数学的“现场演讲”。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前院长格雷戈里·温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院士……在顶级科学家的巅峰激荡下,世界科技圈进入中关村时间。2600多名嘉宾中,外籍嘉宾有1300多名,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
“在个别国家提出科技脱钩、贸易保护抬头的国际形势变化之下,中关村论坛明确地举起了合作创新的旗帜,这比某个具体领域技术的讨论更具意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说。
创新合作、共迎挑战的合作意识从中关村论坛会场一路延续至会外。北京正以更前瞻性的视野和更开放的胸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