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劳动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实质是“人自身的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促进,统一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以“普遍劳动与普遍教育相结合”为内在要求,适应劳动新形态,培养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时代青年,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服务。
【关键词】劳动教育 唯物史观 社会生产力 教劳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劳动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劳动教育的科学认识是在长期探索中不断深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教育在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唯物史观表明,劳动教育不是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劳动教育的内涵、外延以及担负的使命有了全新的发展。为此,应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在唯物史观视域中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内在要求和实践要义,从而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劳动精神面貌和崭新劳动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劳动教育的实质:人类两种生产的有机统一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分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这两种生产中,起源于物质生产实践、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扮演重要的角色——教育不仅能帮助人实现从“自然实体”向“社会实体”的过渡,还能发展和改善人的劳动能力,使其适应新的物质生产的需要。劳动教育的实质就是将两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进而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教劳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既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揭示劳动教育是人类两种生产有机统一的实质,有助于我们从唯物史观视域对劳动教育的动力因素进行反思,即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根本动力,劳动教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工业革命以前,社会生产规模较小,在简单协作的生产劳动中,劳动者的手和脑是统一的,教育与生产是一体的,“父传子”“师带徒”等方式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并要求劳动者通过学校教育掌握机器生产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技能。由此可见,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过程密不可分——学校教育为生产进步再生产劳动力,生产力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自由时间和物质基础。
当前,新技术革命使生产力三要素——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发生了质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应等同于劳动技术教育,更不应被视作简单的就业培训。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引导劳动者适应信息化、全球化、智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进而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有机统一的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普遍劳动与普遍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使人人普遍接受教育、普遍参加生产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设想。为此,列宁提出,“为了使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显然必须使所有的人都担负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而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劳动超越谋生手段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后,才能使每个人快乐地参与劳动,最大程度地实现普遍劳动与普遍教育的结合。
实现人人普遍接受教育、普遍参加生产劳动的理想目标,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1958年,“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确立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当时,我国除了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外,还重点发展“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教育模式,各级各类学校均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这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两个普遍”的实现奠定了更加深厚的基础。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2%,向“普遍教育”迈进了重要一步。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针对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的现象,进一步有效运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规律,重申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全面结合——既要强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要在生产劳动中普及教育,逐步实现“两个普遍”。
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义:适应劳动新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劳动可以分为简单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人脱离动物的根本力量,它使人类不断超越奴役劳动和谋生劳动,走向体面劳动和自由劳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新时代,科技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科技等)和产业变革使生产力要素发生了质变,为创造性劳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对于传统的简单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时代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
长期以来,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局限于两个极端。其一,将劳动教育中的体力劳动过度放大,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起来。其二,忽视体力劳动,强调知识教育,学生的手脚由此被束缚。这两者无疑都偏离了劳动教育的本义,因为“使劳动具有创造性,而且手脑并用”才是劳动教育的价值追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驱使孩子进行体力劳动最强大的动力正是劳动的意义和手脑的结合。
新时代,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对青年一代的核心劳动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我们不应把劳动教育窄化为粗放的劳作、简单的家务,更不能视之为身体惩罚的方式。劳动教育的发展应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适应劳动新形态,引导青年一代进行创造性劳动,使其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
总之,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时代是中国教育再改革的新起点,为此,我们应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坚持从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出发揭示劳动教育的实质,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高度看待劳动教育的价值,以“普遍劳动与普遍教育相结合”为价值导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劳动教育与时代新人塑造的价值取向研究”(项目编号:GH190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③《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光明日报》,2020年3月27日。
⑤[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责编/刁娜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