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章内容思辨晦涩、话题深奥抽象、逻辑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将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生活化转变,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凝练生活化的教学语言、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则可以拓宽教学场域,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把握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且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法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马克思指出,“哲学……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无论是哲学对象的宽广论域还是辩证法的深邃内涵,都可以还原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可以破除抽象理论的知识壁垒,实现从抽象概念到生活叙事的转向。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命题,也是“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节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理论难题。对该命题的理解与把握,不能局限于从概念到概念的解读、从理论到理论的推导,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错综复杂、包罗万象,为更形象地展示其外延,可以以人的思维为圆心画出三个同心圆,最外侧也是最大的圆体现思维和自然世界的关系,中间的圆体现思维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最里面也是最小的圆体现思维和精神世界的关系。
除运用图像进行直观展示外,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展开。以讲台上的桌子为例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会把它称为“桌子”?是先有“桌子”的理念还是先有“桌子”的实体?如果头脑中没有“桌子”的概念,为什么会把它称作“桌子”?离开对它的感知,如何判断“桌子”的存在?眼睛感知到的“桌子”与头脑中把握的“桌子”,哪个是现象,哪个是本质,哪个更真实?通过一连串生活常识式的发问,穿插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理念与实体等诸多哲学范畴,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全面展开,帮助解答学生的思维困惑。
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讲解哲学原理,“重建唯物辩证法的生活基础”,既有助于提高课程的理论性和思想性、加强内容的启发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凝练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由于哲学语言晦涩、抽象,学生刚刚接触时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必须对教材语言、学术语言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清晰明白的生活语言,深入剖析典型案例、阐述微观细节,扫清教材与学生之间的障碍,拉近抽象思维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
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范畴,是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建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前提。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具体可见的物质形态。为了更具体、直观地理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可以借助朴素唯物主义,如赫拉克利特的“火是万物的本源”,将作为世界本源的物质转化为真实可见的“火”。这有助于学生理顺原始思维、经验思维和哲学思维的逻辑差异,廓清对物质概念(宇宙间一切客观事物的本质概括)的认识。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目的在于将其内化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指导实践。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找到生活素材与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联结点。唯有如此,才能阐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难困惑、摆脱教条主义说教,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课的入耳、入脑、入心。
对立统一规律也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是对立统一规律过于思辨与抽象,被学生称为“变戏法”和“诡辩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需要从生活环境中寻找教学方法。比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磁铁就是矛盾统一体,包含对立统一关系。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南极、北极总是同时存在于一块磁铁中且总是“相斥”。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使其能够运用相关原理分析现实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也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比如,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发生道德与幸福相冲突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未必有德。生意场上,有人辛勤劳作、兢兢业业、恪守诚信,却屡屡亏本甚至捉襟见肘;相反,有人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甚至制假贩假,却呼风唤雨、盆满钵盈。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幸福与道德的对立性,分析德福矛盾背后的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道德和幸福的一致性,使其认识到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知晓个人的德性与幸福、得与失体现于人的一生之中。
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学绝不是概念、语词和符号等简单知识的传递,更不是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实现从文本教育到生活叙事的转向,尽量避免宏大叙事、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应将耳闻目睹、鲜活生动的日常生活融入价值叙事和信仰建构中,让学生在视觉美感和情感体验中掌握哲学常识、升华思想境界。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量变和质变,都必然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对质量互变规律有较深刻的把握,可以以“成功人士的一万小时定律”为例进行说明。该定律说明,作为一个正常人,不管智商有多高、天分有多好,都必须经历一万个小时的长期锻炼、积累,才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或者成功人士。除此之外,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如小刀锯大树、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等故事,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授质量互变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唯物辩证法,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讲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引导学生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质量互变规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使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也是我们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归宿。
综上所述,为了使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思政课的课程设计必须与学生的心理、生活密切相连,必须打破逻辑化、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可以提供理论认知和哲学思考的丰富素材,可以成为进行唯物辩证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激发课堂活力、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师生互动的教学场域。在思政课教学的改革热潮中,要不断扩大唯物辩证法的生活基础,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体验生活、体悟哲学。实践证明,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唯物辩证法生活化,可以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知识生动化、理论思维生活化,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7JDSZK02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②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③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责编/刁娜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