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即将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粮食连年丰收,就业大局稳定,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一项项重大工程和科技成果纷纷问世,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专栏,展现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
经济增速始终居于主要经济体前列,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2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奔跑的同时,“体格”更强健。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且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这是家底更殷实的5年,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稳居第一!日前公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企业入围数量第二次位居榜首。“大企业是中国经济重要力量。‘十三五’期间,我国大企业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
水大方能鱼肥,大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正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2016年至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6%以上。中国经济总量从2016年的突破70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近10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今年二季度,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穆迪、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并断言“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这是“含金量”更足的5年,中国经济增长更有质量效益。
照一下3D云镜,就有根据天气、场合和用户体态的穿衣搭配推荐,并可直接在线下单;穿过一次的衣服,直接放到衣物护理柜里就能除菌除皱;坐高铁“刷脸”进站,下馆子“扫码”预约,零售店“无人值守”,商务谈判放在“云端”……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场景,而是当下中国人正在享受的智能生活,其背后是千千万万数字化转型的中国企业。
新常态下,中国并不刻意追求经济增速,而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合理增速。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各种发展的短板在逐渐补齐。
产业结构在优化。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9%,比2015年提高3.4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稳定器。
城乡差距在缩小。2019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一次超过60%,工业化、城镇化取得标志性重要进展。
创新驱动更强劲。2019年,我国每天约有2万家企业诞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2万亿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创新成果正奔涌而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上攀升至第十四位。
——这是获得感更强的5年,中国经济增长更加绿色安全。
在河北张家口西堡村村民侯建军眼中,这是更绿色的五年。“官厅水库的水比以前清澈多了,依托水库建起的湿地公园让村里大变样,环境更美啦!”
在四川凉山昭觉县“悬崖村”村民眼中,这是更安全的五年。“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城里的楼房。”今年5月,“悬崖村”84户贫困户搬进黄墙灰瓦的安置房,村民某色作格激动不已,“要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中高速增长,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的增长。过去四年,中国每年超过1100万人口实现脱贫。2019年,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46.6%,比201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比2015年下降约55.4%。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中国,大步迈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