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自强自立 中核跻身世界500强

到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到2035年基本实现“建设先进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推动我国建设成核工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再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世界一流,全面引领核工业发展……

2018年重组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制定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勾勒出从当下到我国核工业创建一百年的宏伟蓝图。

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问题、从核电走向人们日常生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基于60多年发展的浓厚积淀和多年来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中核集团首战告捷,2020年成功进入世界五百强阵营,这也是我国核工业企业首次上榜。

专攻“卡脖子”

将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中

在距离四川成都100多公里大山深处的909基地,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二层小楼,很难想象这个不起眼的地方,曾发生过一场关乎中国核电发展方向的讨论。

1997年的一个午后,时任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下称“核动力院”)副院长的张森如与二十几名科研人员在此争论着中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这次研讨会创新性地提出了“177堆芯”概念,这一设计不仅可使核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得到5%至10%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

彼时的“种子”在二十余年后开花结果,化身为被誉为国家名片的“华龙一号”——这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成果。从2015年5月全球首堆落地福清,到2015年8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外项目开工建设,再到2019年10月漳州核电开启批量化建设,中国核电人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不断继承、优化与创新。

“‘华龙一号’从概念提出到工程建设,我们解决了一个个‘卡脖子’问题。”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讲起一个小故事。

蒸汽发生器被称为“核电之肺”,以往大型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的设计技术及知识产权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在“华龙一号”设计早期,相关方面曾经跟外国公司谈,打算购买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技术,但是对方却诸多设限。

“从那时起,我们更加坚定了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决心。” 刘昌文回忆道,核动力院此后自筹资金,组建攻关团队,从事蒸汽发生器设计研究近30年的专家张富源担任攻关组组长兼专家组组长,仅仅27个月后,用于“华龙一号”的第三代核电ZH-65型蒸汽发生器问世。

这样的故事在我国核工业史上比比皆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60多年来,中核集团始终站在全球视野和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全局谋划和推动核科技创新,切实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占核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从而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中核集团与原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重组后,又为科技创新添了一把柴,继“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后,启动实施“创新2030”工程。从铀资源勘探、开采、核燃料加工到核电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再到核技术应用以及乏燃料后处理,新中核整个核科技创新链实力更加厚实、活力更加彰显、劲头更加强劲,成效逐渐凸显。

9月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始装料,第二天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的海外首堆卡拉奇核电K2机组完成热试;示范快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自主燃料组件CF3实现工程应用;我国工业铀矿化最深发现记录刷新, 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多项关键技术和重点工程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中核集团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建设核强国目标,保持发展战略定力,深化“十四五”和中长期规划研究,在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与自主可控发展上主动作为,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卡脖子”问题,加强对进口设备物项的分析和管理,提高自主供货能力和水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轻重并举

汇聚全产业链强大能量

如果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回答了“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漳州核电则是“从有到优”。

9月末的漳州,建设现场人流穿梭,但相较于同期福清核电5号机组工程现场上万人的繁忙景象,这里作业人员数量进一步压减。

对此,来自中国核建的吴敏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漳州项目在总平面布置阶段就开展智能化、自动化探索与改造设计,钢筋加工实现了自动化,埋件加工实现了机器人作业,许多作业在车间完成。

激光切割、自动弯曲机、爬行机器人……这些设备首次在核电项目建设中使用,不仅提高了大型钢构件制作安装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也极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精度可达到0.5毫米,效率提高至少2至3倍。

“漳州核电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投入较大,这是一个好现象,既能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也能降低作业风险,真正地开启核电智建新时代。”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丰伟称。

“华龙示范落地在福清,腾飞在云霄。”中核集团的产业版图里,一个新的核电基地正在逐渐成形,这里将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三代核电技术、推介“华龙一号”的重要样板,更是促进并提升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据了解,从1991年12月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并网成功、结束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以来,中核集团自北向南建成了田湾、秦山、三门、福清、昌江五大核电基地。截至2020年9月,中国核电控股在役核电机组数达到22台,控股在役装机容量由1911.2万千瓦增至2023.0万千瓦。

与此同时,作为唯一实现批量化出口核电机组和核设施的中国企业,中核集团已成功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7国出口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1台次临界装置,与俄、法、德、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

在实现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核技术也逐步进入了人们生活中,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9月21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获悉,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MeV,达到设计指标。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迈出关键一步。

质子治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但十分昂贵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核集团在2014年开始布局质子治疗的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力争突破国外在这一重大医疗装备领域的垄断地位,逐步实现我国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回旋加速器设备国产化。

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主任张天爵表示,这样的大型超导回旋加速器,在宇航器件、核心芯片研发和应用领域也有着重要应用。

这只是中核集团多元化产业布局的一个缩影。“两核”重组以来,新中核成为国内唯一、世界上少数几家拥有核工业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产业协同优势进一步凸显,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新一届党组的必答题。

持续优化以核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核燃料、天然铀、工程建设、环保、核技术应用、装备制造、产业金融等八大产业体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核心产业;以核电发展带动核能综合利用、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以核燃料发展带动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以天然铀发展带动综合矿业发展,以核环保发展带动民用环保产业发展,以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带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以核工程建设带动民用工程建设、产业综合服务发展……中核集团创新求变、奋发图强,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徐徐展开。

力挺人才

让顶尖专家拿最高工资

如果说多元化产业发展,让中核集团不断壮大,那力度空前的改革则带来了活力的竞相迸发,推动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和“小总部、大产业”的经营格局。“小总部”职能更加聚焦,立足集团战略制定等;“大产业”则是要做实专业化公司,更加强化和突出各专业公司的市场经营主体职能,做强做优各个产业……重新架构下的新中核,从内而外耳目一新。

一个国家的核工业要领先国际,首先是技术和人才的领先。作为核心竞争力所在,23家科研院所成为改革的重头戏:整合核燃料元件研发、生产和使用单位的相关资源,成立中核集团核燃料与材料研发中心,实现跨专业化公司和直属单位的优势创新资源统筹;整合核四院和化冶院成立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构建研产一体的科研院所管理体制……

为了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直言不讳地表达,待遇要向科研人员倾斜,让顶尖专家在集团拿最高工资,使其薪酬水平达到并保持行业领先甚至全球领先水平。

聘任集团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首席技师,开展“人才特区”建设;依托项目加快培养领军人才成长,通过实施“菁英计划”和“启明星计划”,打造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归属感,协助解决核心骨干人才生活困难;提升获得感,构建以股权和分红权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发布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试行办法,打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奖励通道……一套立足增强科研人员成就感与幸福感的“组合拳”,极大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了解,中核集团连续15年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截至2019年12月31日,控股9家上市公司及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公司市值合计约1358亿元,资产证券化率约为66.35%,在军工央企及能源类央企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以来,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整体下行的形势下,中核集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科研生产,抗疫不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且上半年还实现主营业务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42%、6.07%,增长速度远高于央企平均水平。

成功入选世界500强是新时代中核人继续奋斗的起点。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集团,助力实现核强国梦——宏伟的使命正催促着这艘承载着17万人的巨轮不断加速向前,开启奋发图强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