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和人本城市观的超越。人民城市建设应当把握住三个“最”:第一,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具体表现为最大比例、最广覆盖面、最大公约数和最可行方案;第二,最基础工作是坚守住城市治理底线,其中城市安全、社会保障的基础底部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治理三大底线;第三,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的积极建设者和主人翁,成就人民群众自我实现的城市梦想,建设团结凝聚的人民城市。
关键词:人民城市 城市治理 美好生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的理念蕴含着党的历史观和实践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主张在城市问题上的集中体现。人民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人民城市理念也不囿于人本城市观。新时代提出的人民城市是全新的理论体系,标示着新的城市发展方向、新的城市理论和新的城市政策内涵。那么,人民城市的理念新在哪里?对城市治理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在最大比例原则之中体现人民性。 “人民城市为人民”,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人民在哪里?城市里的“人民”既是千姿百态的个体,又是无数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与整体,而城市建设最终都会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或和群体头上。人民城市建设可以遵循最大比例原则,人民城市的公共产品应当服务于最大比例的群众,在小群体和大群体之间,在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在局部和整体之间,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应毫不犹豫地向后者倾斜。
在最广覆盖面之中体现人民性。城市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各色各样,在迥异甚至冲突的政策目标之间,决策者常常需要排序和取舍,有时还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为体现城市人民性的本质特征,应当遵循最广覆盖面的原则,将更多、更优资源投放到那些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服务群众的领域,如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生态等领域。确保妥善解决最广辐射面的公共问题,提升最广覆盖面的公共服务能力,是体现城市人民性的现实路径。
在最大公约数之中体现人民性。人民是由个人、群体和社会阶层组合而成的集体,而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在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上都存在差异,甚至对立冲突。城市公共政策应当确保公共性,努力实现人民性的目标。在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之间,可以遵循求同存异的理念,以最大公约数的原则,在具有普遍共性问题上寻找政策着力点。在大众化和个性化之间,在基础性和进阶性之间,在长期性和暂时性之间,在战略性和战术性之间,城市治理应当向前者倾斜,以保证城市治理始终聚焦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最共性问题、最基本诉求和最根本利益。
在最可行方案之中体现人民性。城市为人民群众服务,既要有心,还要有力。既要常怀为民之心,又要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有心无力的空洞口号,不接地气的“悬空政策”,最终都会背离人民的根本利益。要长期保持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实现人民城市的建设目标,需要采取最可行的路径,采用最高效的政策方案。发展好城市经济,把蛋糕做得更大,无疑是最基础、最可行的,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的基本工作点。此外,提升城市社会福利应当量入为出,在有限度的财力范围内正确地办事,更有效率地办事。不能在“政治正确”的口号下,搞不切实际的“泛福利化”。同时,应继续研究为人民服务的科学规律,建立符合城市实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保障体系,以最可行和最有效的路径和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综上,城市的人民性,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和创造美好生活。最大限度原则又具体表现为最大比例、最广覆盖、最大公约数和最可行方案。最大比例和最广覆盖的原则,体现了人民城市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具体表现;最大公约数和最可行方案则意味着要结合城市发展和治理实情,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在现代城市的生动实践。
最基础工作是坚守城市治理底线
上述最大限度原则,体现了城市治理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是人民城市不断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同时,城市治理也要有底线和最低目标。治理底线和最低要求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倘若根基动摇,一切都无从谈起。为彰显中国城市的人民性,党和政府要以负责兜底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有为的治理策略,保障有效的资源投入,迅速有力的治理行动,维护好工作底线和最低标准。
城市安全是最根本底线。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提升,尤其是全球风险时代的来临,城市的公共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人民城市最低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如何守住安全底线。首先,城市治理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安全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一切治理行为的出发点和目标。在保障城市安全的过程中,需要警钟长鸣,保持政治上的决心、体系建设的恒心和细节管理的匠心。其次,要注重运用现代技术,赋能城市安全治理体系,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的预警研判、防范控制、实战处置等水平。最后,要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共担的城市安全共同治理体系。人民城市的安全底线,既需要党和政府的坚守,也需要全民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社会力量的责任分担。
抬高底部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工程。人民城市的建设,要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红利,确保人民群众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实力和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力度也应紧随其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符合人民城市建设目标的正确方向,而这一过程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例如,可以做大总规模,提升平均值,让不同阶层都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可以做强做优“明星产品”,为少部分人群提供高品质服务;也可以将资源向最低标准倾斜,通过优先抬高社会救济的底部,确保最紧迫的社会福利需求得到保障。结合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第三种路径无疑更能体现政府的政治担当,凸显人民城市的特性。与均匀分配、提高平均值和做强社会福利优势项目、擦亮品牌相比,抬高社会福利的底部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对政府财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条件的发达城市,应及时抬高社会福利的底部水平,实现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整体提升,系统性、结构性地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的最低需求,达成人民城市的发展目标。
艰苦卓绝的老旧小区改造是不容后退的战线。城市的部分区域逐渐老化衰败,贫困人口不断聚集,人口的贫困化与治理无序之间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发达国家的城市存在的局部衰败,造成不同区域空间和社会形态的巨大反差,拉低整体水平。而拉美、印度等大城市存在的贫民窟现象,更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城市之癣”。由于历史欠账和社会变迁,我国城市也存在一些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聚居的老旧社区。这些区域内房屋质量、卫生设备、公共设施、小区安全等都存在重大隐患。同时,这些老旧社区居民大多为租客,或者无法置换房产的年长、多病、贫困的本地居民,房屋纠纷多,贫困居民的烦心事多,和谐幸福社区建设严重受制于硬件限制。针对此类问题,西方国家一般都采取保守消极的态度,寄希望于市场力量解决问题。而市场力量的常常失灵,导致社区衰败和贫民窟现象逐渐成为都市的慢性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普遍坚守兜底负责和积极作为的政策立场,除通过市场化的常规化手段拆旧建新之外,还积极动员各种政策资源,实施十分艰难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包括美丽家园工程、小区一体化综合改造、加装电梯和“一平方米卫生间”工程等。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上,中国政府不惜财力,不畏艰难的立场和态度,彰显了中国城市的人民性。
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社会主义城市的人民性,就不仅体现在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上,最终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主人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城市的软硬环境、公共服务便捷性和可达性、管理精准精细化程度、城市安全稳定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为美丽城市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最终还取决于个人的心理体验。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确保幸福感需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实践行动,在实践奋斗中最能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为此,政府不仅要提供优质服务,还需积极引导、支持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鼓励和倡导人民群众做积极的行动者和城市主人翁,这是美好幸福生活的源泉,也是人民群众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民城市应当成就人民群众自我实现的梦想。人民群众具有多方面、多维度的需求,为此,城市治理应当摒弃“物质刺激”,或者“唯服务论”的机械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共同造就美好生活。具体来说,既要搞好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又要维护好城市公平正义的治理环境,使得人人都有向上的通道,都有不断进步和出彩的机会;既要担负起领导和运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又要创新体制机制,确保人人都能有序参与城市治理;既要关注城市发展物质的和外在的维度,又要考虑内在的、人文的维度,使得人人都能享受品质生活;既要保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公正公平,又要在具体的管理流程中,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让人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温情;既要做好公共服务,又要积极营造共同体意识,让更多人切实拥有归属感认同感。
人民城市是团结凝聚的城市。人的全面发展不能通过孤立封闭的个人来达成。马克思认为在理想社会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的自由和发展不能单靠个人奋斗。团结凝聚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团结的人民城市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社会与空间基础。为此,一方面,人民城市应当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人的协作和人与人的团结。尤其是要通过积极的政策行为防范社会离散和分裂,防止市场因素将不同经济条件的民众隔绝在不同的街区之中,防止社会分层将人们分隔在无法沟通的社会楼层,防止文化观念的差异使人们相互误解猜忌。另一方面,人民城市应当强化社会认同,积极发掘城市文化精神,通过各种组织化建设和平台建设,促进人民群众间自觉自愿的沟通和协同行为,切实将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居住家园和精神乐园。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责编:罗 婷 / 司文君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