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传统孝道伦理价值观的时代建构功能

【摘要】孝道发挥社会作用的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观念。报本反始的生命本源意识、仁民爱物的推恩意识以及继志显亲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孝道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新时代,应当将传统孝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努力发挥孝道伦理价值观在族群认同、社会和谐以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积极建构功能。

【关键词】孝道 伦理价值 族群认同 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A

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之一,对个人行为和社会规范具有内在规定性。新时代,传统孝道所蕴含的伦理价值观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族群、社会和个人,促进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可以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价值理念指导和伦理体系支撑,保障社会政策的连贯性与整体性,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报本反始的生命本源意识有利于族群认同

孝产生于报本反始的生命本源意识。《礼记·郊特牲》载:“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郑玄解释说:“谢其恩谓之报,归其功谓之反。”那么,祖先对后人的最大恩德是什么呢?

生命的赋予是祖先对后人的最大恩德。先秦儒家将天地、先祖和君师视为“礼之三本”,其中,先祖是“类之本”,即人类族群产生的本源。因此,“报本反始”的孝享祭祀背后,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本源的追寻、感恩与重视,并由此形成了尊祖敬宗、慎终追远、落叶归根等影响深远的文化观念。因为孝是直面生命本身的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所以对处于同一文化共同体内的个人来说,其具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社会普遍性。

祖源认同建立个人归属感。孝使个人在社会中获得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同,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归宿。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演变为“半熟人社会”,同姓宗族聚族而居的社会形态逐步瓦解,离散型的小家庭结构成为社会的基本形态。与之相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趋向于疏离、孤立。认祖归宗的祖源认同可以将个体生命融入一种神圣的集体生命中,与祖先之生命、子孙之生命相衔接,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价值回归,进而完成自我建构,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

国家公祭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当今社会,孝仍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作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血脉联系,祖先特别是始祖可以将不同时空境遇中的个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进行家庙祭祀,是实现宗族血缘共同体整合与共认的有效方式,而举行国家公祭则可以将整个中华民族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凝聚在一起,形成社会整合的超强黏性,从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国一体激发爱国情怀。孝与爱国一脉相承,我国自古就有移孝作忠、家国一体的社会观念。爱国家就是“重社稷”的时代体现,它是尊祖敬宗的孝道思想的延伸与扩展。“国”与“家”都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根本保障。因此,报本反始的生命本源意识可以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将爱国与爱家相统一。

仁民爱物的推恩意识有利于社会和谐

孝是不悖伦理道义的爱敬与供养。《尔雅》《说文解字》等典籍皆将“善事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涵。“善事”不仅是物质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爱敬。世间的伦理与道义是正确行孝的内在规定性,所以儒家将“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视为大不孝,提倡对父母“当不义,则争之”的“几谏”。

孝由血缘亲情向仁民爱物扩展。孝本是一种家庭伦理原则,而在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中,通过共情的推己及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规范。孟子就大力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张载更是将孝的精神内涵推扩到了天地万物之中。由此,孝不仅跨越了父子血缘的亲情边界,向陌生人的社会无限扩展与蔓延,而且由人类群体延伸到了自然万物。“亲亲”“仁民”和“爱物”成为孝由近及远、贯通一致的三个层次,与此同时,孝发挥社会作用的范围也由人际扩展到了天人之际。

良好家风助力社会养老。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也是良好家风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中,只有家庭才能使老年人真正获得精神与情感上的慰藉。因此,应当结合家风建设,将家人对老年人的爱敬与孝养落到实处,形成全社会“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良好风气,使老年人真正有所依、有所乐。

互尊互爱增进社会温情。“和谐”“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诉求。然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致使亲情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传统孝道中的互尊互爱意识则可以纠正这些歪风邪气。孝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通过由己及人的类比外推,可以将亲爱友善精神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社会处处充满“温情”与“敬意”。

敬畏自然构建和谐生态。“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正是“民胞物与”的伦理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价值理念和伦理支撑。

继志显亲的责任担当意识有利于个人成长

孝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在中国古代社会,孝被视为各种行为和品德的根本。《孝经》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直至今日,数典忘祖、遗弃老人等不孝行为仍遭到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经过千百年的沉浸,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对个人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大的外在约束力。

知恩图报,珍爱生命。子孙对父祖所给予的生命和身体有传承爱护的责任。这种责任既体现在生儿育女的生命延续中,又体现在敬身爱体的生命爱护中。生命是父母给予的,子女有传承父母生命的天然义务,而身体则是生命赖以存在的载体,所以对身体的敬爱护养是知恩图报、不忘其亲的表现。当今社会,竞争与压力常使人不堪重负,有人甚至以毁伤身体乃至结束生命等极端方式来追求解脱。孝道伦理价值观所蕴含的生命责任意识,会使人更加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修身养德,遵纪守法。子孙对父祖的名望和声誉有维护光大的责任。在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一个人的德行好坏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评价,而且关乎父母家族的名声。在孝道价值观的指导下,为维护父母家族的名声,首先应当遵纪守法,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其次应将诚信友善等精神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相统一。

继志述事,敬业奋斗。子孙对父祖的志向和事业有继承实现的责任。《中庸》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继承先辈的事业和梦想,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是更高层次的孝。它的本质是将个人的有限生命融入家庭甚至整个民族、国家的无限事业中,从而实现族群的永续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新时代,应将个人价值、社会进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传统孝道伦理价值观中建功立业、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意识,能够为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奋发有为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者为重庆大学国际学院讲师,重庆大学古典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史书中帝王降生神异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7XZS0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翟学伟:《“孝”之道的社会学探索》,《社会》,2019年第5期。

②陈鹏:《先秦儒家孝理念的情感根据、价值困境与现实出路》,《湖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③曾振宇:《论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孝本论”与“仁本论”》,《哲学研究》,2019年第11期。

责编/刁娜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