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驻村扶贫干部角色错位的根源及纠偏

【摘要】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些干部角色错位、越位、不到位等问题。比如,有些干部包办一切,将自己变成“当家人”,唱“独角戏”,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有些干部在强调脱贫时忽略“扶智”和“立人”;有些干部不被信任理解,与乡村干群存在距离隔膜。因此,进入后扶贫时代,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为驻村干部和村组织确位;要探索科学化、立体化、信息化路径,培育和锻造新型村干部和农民。

【关键词】驻村干部 角色错位 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收官”之年。一方面,要看到国家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获得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要科学评估脱贫工作的成效得失,尤其要注重解决驻村干部面临的角色错位问题。

驻村干部角色错位与越位

驻村干部责任大、任务重、工作多,长期处于劳累高压状态,外人难以理解和体会。驻村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使命,不仅要签责任书、接受考核,还要面对“一票否决”的压力。因此,不少驻村干部使出浑身解数,为村庄脱贫夜以继日、殚精竭虑。虽然乡村干部和群众确实见到了这种驻村帮扶的实效,但也很难理解和想象驻村干部的奔波操劳和辛苦付出(因为国家资金使用既要符合政策规定,又要科学合理)。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牺牲在扶贫岗位上的干部一共有770多人。在一般人看来,扶贫多是成绩,但对驻村干部来说,其往往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是要付出汗水、泪水、血水甚至生命代价的。

驻村干部常有孤军奋战之感。驻村干部如果能够得到村干群的积极支持,扶贫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但事实上,有时却是驻村干部干得越多,村干群就干得越少,甚至变得愈加被动,产生强烈的依赖和看客心理,由此变成驻村干部一个人唱“独角戏”。比如,有的村干部对驻村干部说,“你是第一书记,奔小康全靠你了,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之后却并不积极支持其工作。从表面来看,这似乎是在尊重驻村干部和服从其领导,实则却是一种“甩责”行为,展现了一种与己无关、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姿态。还有些驻村干部得不到村干群的支持,即使召开大会也得不到响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驻村干部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事实上,不少村庄不仅不会因驻村干部的到来而变得积极进取、凝心聚力,反而会产生离心力,驻村干部在得不到支持时只能疲于应付。

驻村干部得不到信任,被误解、受委曲、遭嘲弄。刚开始时,不少驻村干部满腔热忱、雄心勃勃,而当真正身临其境与村干群接触时,就发现远非想象得那么简单。这也是一些驻村干部较长时间打不开局面,甚至与村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有驻村干部反映,刚到村庄时,人们的态度普遍冷淡、冷漠,有的甚至侧目而视;后来,随着慢慢地熟悉和了解,情况才有所好转。也有驻村干部反映,其倾其所能、废寝忘食地工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但让其不解的是,村民有事无事找他,村干部与他却越来越疏远,使得村庄干群关系紧张。更有个别村干部在背后使坏,故意刁难甚至报复,理由是驻村干部改变和调整了其原有的计划,使其利益受损。

驻村干部工作方式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活力和创造力。从全国范围来看,脱贫攻坚工作存在一定的简单化、类同化倾向,甚至存在投机取巧以及走过场等形式主义现象。一些地方没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为主要目的,机械应付上级检查。比如,一些地方动员大家捐款脱贫,表面上是解决了问题,但很快又返贫。事实上,如果驻村干部观念陈旧、不负责任、缺乏创新,只采用简单甚至走捷径的方式进行扶贫,那么这种扶贫不仅是无效、低效、失效的,甚至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如果将脱贫攻坚视为短期行为,则势必会产生急躁焦虑情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扶贫工作长期、持续、稳固发展的希望。对于广大驻村干部来说,这既是考验与挑战,也是提示与警醒。当前,个别驻村干部存在求功心切、速战速决的心理;还有些实行长臂指挥管理,驻村时间不够,没有把心思放在脱贫上;更有甚者,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指标,靠不正当手段瞒天过海。若驻村干部总想着政绩、升迁,出现急躁焦虑情绪就在所难免,脱贫攻坚也会流于形式。

事实上,驻村扶贫远非想象得那样简单,而是要经受身体、心理、家庭、社会、生活、工作、思想、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制约以及考验。对此,广大驻村干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融入乡村社会与广大干群中。

更好发挥驻村干部作用,需要进行相应的角色调整

驻村干部具有特殊性和固定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和难以改变。其要想更好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观念、制度上对角色进行纠偏。这不仅是当前脱贫攻坚所必须的,也是乡村善治不可忽视的。

首先,以人民为本位进行确位,驻村干部需要克服自身的优越感和价值高位。当前仍有一些驻村干部在扶贫过程中摆不好自身位置,过于突出自己,甚至还存在官僚主义、家长作风、形式主义。比如,有人将“扶贫”理解为“施惠”,觉得高人一等;也有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为村民解决任何困难,有轻视和无视村干部的自满情绪;还有人常常不征求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喜欢单打独斗、拍脑袋决策;甚至有人将“第一书记”理解为“权力第一”,搞“官本位”。其实,对于驻村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是执政为民,即以人民为本位,努力成为干群的一员。

其次,充分调动干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以及乡村社会的合力。应该承认,驻村干部为脱贫攻坚倾注了全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些驻村干部忽略了乡村政治和社会关系结构,不重视村庄治理主体的优势发挥,过于依靠自身力量甚至盲目自信。事实上,驻村干部自身优势再突出、人脉资源再丰沛、工作积极性再高昂,都是一方之力,并不能只手撑天,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驻村干部必须真正理解乡村社会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村级权力运行机制,力争在优化合力中发挥特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发生巨变,村民自治成为重要形式。驻村干部不能无视已经形成的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广大村民共同参与的村级治理机制,否则就容易导致村级权力结构异化、失衡,使得村级治理失序。

最后,建立健全村级组织,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锻造现代化的村干部和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一书记”设立的初衷除扶贫外,还有整治软弱涣散的村组织。基于此,“第一书记”的一大重要职责就是整顿、加强以及完善村级组织,发挥组织效能、制度优势以及协同发展作用。只有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配置优化、相得益彰、创新性较强的村级领导集体,才能避免缺乏发展后劲的风险。只有明确“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的角色定位,才能处理好驻村干部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总之,驻村干部要超越简单的脱经济之贫的思维和做法,重视“扶智”和“立人”;要在建立健全村级组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村干群的主体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更好发挥驻村干部作用,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驻村干部制度

扶贫实践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想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的角色优势,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基础,驻村干部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好的发展机遇。

建立权责和义务分明的制度规定,以保证驻村干部与村干群的边界清晰,进而更好地发挥合力作用。驻村干部角色错位现象既与相关规定不明确有关,也与政策缺乏连贯性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最大的突破就是打破行政管控,包括:设立村民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使农村从行政管控中分离出来;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能动性,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但过于自治也容易导致忽略党的领导,驻村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以及村干部“一肩挑”现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村级组织一旦淡化党的领导,就会失去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因此,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定:村级组织由村党支部直接领导,村委会为执行机构,村监会负有监督职责,同时又要接受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等的领导、指导、监督。只有驻村干部与村级组织的职、责、权、利明确清晰,脱贫工作才会有序展开。

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制度规定,让驻村干部有效开展工作。任何制度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更不能不顾具体情况随意设计,其必须符合国情、社情、乡情、村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于驻村干部的有关规定也应建基于此,即在制度设计上“接地气”,同时符合长远战略目标。因此,应着力于建章立制:一方面,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甘愿为乡村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年轻干部,要为其提供能够发挥才能的条件;另一方面,突破以往的制度局限,让更多愿意为乡村发展作贡献的人才发挥潜能和余热。比如,有能力和有意愿的退休干部,经领导考核批准,也可以成为驻村干部或者“第一书记”(这样的制度安排会让一些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退而不休”,继续有所作为)。

建立有助于村级特别是驻村干部成长的培训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智力提升、人格培育。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是从脱经济之贫向提高治理能力过渡,而乡村资源有限特别是村干群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要求驻村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治理能力。对此,应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机制。比如,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可以直接为村民授课,也可以聘请高层次人才开办讲座,更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远程教育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要靠自身努力,二要靠组织培养。因此,应从制度层面为包括驻村干部在内的乡村干群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只有在制度层面为村干群特别是驻村干部的能力提升进行设计安排,才能够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后扶贫时代,应保证扶贫干部的相对稳定,避免产生扶贫真空和返贫等问题

在后扶贫时代,应通过怎样的理念、设想、制度确保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果不付诸东流,且不断走向深入,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问题。

保证扶贫干部的相对稳定,避免全面撤出后产生扶贫真空和返贫问题。党和国家虽反复强调脱贫不等于完成任务,但仍有一些扶贫干部甚至地方政府存在疲惫、松懈、厌倦的情绪,认为既然任务已经完成,就没必要让广大扶贫干部耗在那里。殊不知,这种认识和做法很可能使前期取得的成果“尽弃”。因此,要有打持久战、长期扶贫、深化扶贫的准备,这包括巩固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扶贫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断完善城乡互补互动关系结构,等等。

强调科学施策,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扶贫方式。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扶贫方式还属于粗放式,缺乏精细化;类型化和模式化的扶贫较为突出,影响扶贫的科学性以及实效性;存在一刀切式的扶贫以及浅尝辄止式的扶贫,使得扶贫工作难以深入持久。因此,扶贫工作应常抓不懈,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探索,形成具有典范意义的模式。此外,应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扶贫干部人数配置进行相应调整,或撤回、或减少、或更换。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扶贫工作,突破单一的时空限制。传统扶贫主要是让干部到农村甚至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帮扶。在扶贫初期,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一种形式。但久而久之,资源浪费、关系紧张、形式主义等问题逐渐出现。对此,应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重复生产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提升乡村干群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等等。

总之,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驻村干部面临的困难更多。要保住现有经济脱贫成果、解决驻村干部面临的困局,需要从“扶智”和“立人”上下功夫,破解认识上的误区;同时,要以科学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赵秀玲:《中国基层治理发展报告:2017》,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一丹]
标签: 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