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上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政治、文化上却呈现多极化和多样化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社会会遇到各种由于文化差异而可能产生的冲突和摩擦,同时也会遇到许多人类共同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引导者是国家,而作为参与者的地方各级政府也是推动者和具体实践者,地方政府的跨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方政府 跨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各种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最大公约数,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解决许多共同问题的治理之道。
从实践层面上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强调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拓展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时期。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卓有成效地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合作,在对外交往中做到合作共赢、民心相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跨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推动跨文化交流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跨文化交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民众或组织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交往各方在文化上的互动和互鉴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跨文化交流不是任何一方的自我展示,而是交流各方在文化上的对话和共鸣。“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流的原则。历史上跨文化交流曾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尤其重要。
目前,我国的国际交往除外交领域外还有正在实施并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个过程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还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在于通过交流与沟通跨越文化差异,寻找能够达成共识的理念与举措,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打下基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础,更有利于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
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
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的四个理论解释
多层治理理论的解释。多层治理理论是治理理论(Governance Theory)的一个分支理论,它将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统治和现代意义上的治理区别开来,承认现代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其治理主体从政府扩充到社区、组织、公民,治理产生的范围可以从全球治理到社区治理,追求一种“善治”和多方参与治理的结果。
公共管理理论方面的解释。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含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地方政府不仅要对本地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还承担着发展本地经济、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责任。在全球化时代,公共管理者需要培养战略思考的能力,需要从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提升领导力,即与其它治理领域和不同文化领域的管理者、行动者进行沟通、协作、互动,进而达成一致目标和战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本地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
公共外交理论的解释。从公共外交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政府是公共外交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民间组织是中介组织,广大公众是基础。以公共外交为着力点,推进不同国家间不同层面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能够有力促进各国之间的平等友好交流合作。公众也可以发挥公共外交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外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等形式实现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众的互动与交往。
跨文化交流理论的解释。著名学者关世杰在他的著作《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中,从文化与交流的关系、跨文化交流的模式与特点、跨文化交流的定型和归因、社会规范、物质文化与跨文化交流学、跨文化交流的几个层次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流学,从而为当前的讨论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类社会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经常会用“世界村”“世界是平的”等来描述当今世界互联互通的“村级化”特点。在这种形势下,任何地方单位的全球化联系、跨国联系也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的对外交流合作实现了从单向“引进来”发展到在政府允许范围内经贸、文化的“走出去”,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并支持地方参与对外交流合作。地方政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是发展地方经济和区域合作的必要前提,也是让世界多维度了解中国的方式,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和适应外部世界形势的必要条件。
地方政府参与跨文化交流合作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国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和2001年在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标志着地方参与对外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全球联系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外智”三个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有力配合并完善了国家整体对外关系布局。在新兴的经济外交、公共外交、展会外交、人文外交领域和对海外侨团、商会、智库等关系维护方面,地方参与的作用日益增加、地方发挥能动性的空间也进一步拓展。
地方政府参与的由内而外跨文化交流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且成效显著,从最初经济特区的设立到开放沿海、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呈现出从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的态势。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共有18个省份,10个节点城市参与共建,与21个沿线国家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2017年,在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梳理和汇总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形成了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主要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
除经济领域之外,地方政府主导的对外交流合作还有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国际赛事和涉外活动、文化交流机制,不定期举办论坛、学术会议、展览等涉外活动。在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方面,举办了“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等多项活动,积极推动建立“新丝路”海外汉学论坛、举办中华文化大讲堂、“发现中国”讲座等活动,向世界各国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推动了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互动。
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合作的短板
一方面,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均衡。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立场和需求受到国际各方的关注,初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总体而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还存在区域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有些体制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以及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较为成熟,中西部内陆地区比较滞后;相比企业、行业改革,政府服务职能的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迟缓。
另一方面,城市国际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公共外交的广度和深度亟待扩展。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城市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和社会文化交流,逐步升级为国际化城市的过程。城市的国际化水平,需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产业层次、城市功能、地域文化传播和市民观念开放等几个方面去提升。城市国际化的4个标准是在国际国内范围衡量城市的影响力和对外吸引力:一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二是特大城市规模;三是拥有多样化和包容性文化;四是拥有现代化城市设施和服务体系。其中有3个具体国际标准来评估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城市人居环境条件优良;科教卫事业发展成熟;对外交通通讯方便快捷。
地方跨文化交流障碍的制约因素
第一,各方由于文化差异可能引发观念和认知上的冲突,容易形成沟通障碍。文化的特质决定了文化交流会受到多个维度的制约,如语言、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礼仪、宗教信仰、表达沟通方式等。跨文化交流自古有之,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交流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因为理解方式的差异导致合作失败。加之有些文明之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相互排斥,在交流时极易引发冲突和摩擦。
第二,经济贸易壁垒和文化保护主义、扩张主义。在对外经贸、人文交流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贸易壁垒和文化保护主义。近年来,西方社会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回归论等言论不断出现,反映出西方民众的不满与精英的焦虑。
提升地方政府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对策建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论和实践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造性提出的推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下,地方政府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理清地方政府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构建政策和理念框架。面对新形势,地方政府的对外关系在补充国家整体外交的同时,要理清新的思路,结合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对外交流政策和框架。在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事实说话、融通中外、平等交流等原则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积极创立跨文化交流机制,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不断优化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路径,为地方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人才保障。
以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为着力点,加快通道建设,培育外向型产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新趋势,地方政府必须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培育新型外向型产业,引领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国务院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适应这一发展目标,地方政府要在营商环境、陆上、海上、空中、数字等方面开放通道,同时加快地方政府间区域协调发展,扩大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意见》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地区的文明和开放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以友城建设提升对外人文交往,开拓公共外交的新形式、新平台。目前,国际友好城市交往是城市公共外交的主要形式和平台。例如,“2018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大会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方政府发展实际需要,以“共享发展机遇、深化互利合作”为主题展开研讨,共同探讨了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等问题,同时为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与会者还分享了友好城市间的先进城市治理经验。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美誉度。在充分挖掘地方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城市精神特质,有利于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和交流。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为城市形象对外宣传提供了文化载体。在对外交往中,应充分依靠本地社会发展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本地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打造本地文化品牌,丰富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驱动力。
遵循文化传播规律,提升传播效果。创新地方政府对外宣传方式方法,由对外宣传向对外传播改变,由“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多方合作”转变,从主要由地方政府力量主办向民间组织和多渠道合办转变。对外宣传把我们“想说的”与国内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以故事化的形式表达,做到民心相通。为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染力、说服力 ,提升媒体报道的可读性,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本文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James N. Rosenau,“Governance,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2]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张鹏:《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地方支持——兼论长三角次区域的地方全球联系与责任》,《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1期。
[4]何国平:《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对外传播》,2010年第6期。
责编:蔡圣楠 / 司文君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