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韩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产业链重构升级已经是箭在弦上。做强中国产业链,我们有哪些优势?来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韩晶的解读。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在16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2个行业是“最长的”全球产业链,制造业总产值占世界总值的35%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的电子通讯机器配件、机械和自动化生产设备、家具及其相关配件、服装纺织行业在全球供应链占比超过30%;零部件制造、金属制品行业占比也超过20%,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2%,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不断涌现,一批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为产业链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居民消费升级为技术应用带来广阔发展空间,不断吸引国内外新的市场主体进入,激发着产业链各环节的活力。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内需合计贡献率高达89%;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11%。超大规模市场已经取代原有的要素低成本成为新的比较优势。在20个主要行业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例,中国的手机销量大约占到全球销量的40%,电动车销量占到64%,半导体消费占到46%。当中国既是全球制造业的供应方、也是主要市场的时候,国内供应链与产业链首先满足国内需求,这就使得中国的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是无法替代的。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产业链转型升级赋能加力。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拉动产业链重构升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近年来平台化网络组织、智慧供应链不断发展,催生了协同设计、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复工复产复学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疫情防控中人群追踪、分类管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餐饮外卖等一系列减少人员密切接触同时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行业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而智能化的医疗分析技术提高了诊疗速度和正确率、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看出,相较于依赖物理空间的传统线下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依靠网络和数据空间优势体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增长潜力。尽管大多数企业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部分已经借助数字经济实现智能化和线上化转型的企业却在疫情期间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智能化和线上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领域不仅为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提供了极大保障,还创造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经济复苏。可以预见,数字经济将为中国产业链重构赋能加力。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释放“新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经济大家谈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良性持续的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