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博导 李连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今年以来,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各种新业态释放出的消费需求正在转变为供给侧的创新动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助推国内经济恢复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业态是“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新业态重塑未来消费模式,是关系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博导李连发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一起来看。
传统的刺激需求拉动经济的总需求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在实施传统政策的同时更有效地拉动消费,既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理论创新的基础理论问题。重塑未来消费模式,需要从更全面的政策视角更有效地拉动消费。
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加经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我们对线上经济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安全的战略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云生活”下的诸多新业态使得消费迅速反弹成为可能。在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模式及时发挥了原来线下消费模式的相关功能,不仅基本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持续满足,而且线上服务还为办公服务、教育、医疗和购物等提供支持。
以往人们很难想象线上消费成为唯一消费途径的场景,因为线下消费总是可以实现,而且有不可替代性。疫情暴发之后,线下消费场所成为病毒可能传播的场所,线上消费成为人们首选的消费途径。从长期看,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即使之后人们恢复了线下消费,线上消费途径的存在依然会发挥增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由于线上消费平台和新业态对经济稳定安全存在正向外部性,对于保障民生的线上消费业态和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多种手段鼓励民营部门参与,而且国有企业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也应把自身与保障民生相关的服务和消费线上化。除了中央财政出台鼓励政策之外,地方财政也可从本地经济的稳定和安全出发,统筹考虑鼓励本地线上平台和业态发展,保障本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消费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交化,将极大影响“云生活”下新业态的发展模式
重视对消费需求的分析、快速反应和高质量实现是“云生活”下新业态的成功之道。传统完全依靠销售技巧的消费增长模式,正在转变为更为理性、透明和对消费者友好、尊重消费者的消费增长模式。在不确定性较小的环节,比如商品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商品生产外包变得更为经济。新业态下的公司会更多地保留与消费者体验直接相关的环节,比如拥有自己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能为客户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和更多的保障。
消费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交化,将极大影响“云生活”下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政府除了实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外,各级政府都可能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比如,2020年4月,湖北武汉、宜昌等地方政府领导直播推广本地特产。
与以往相比,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变得更加多样,除了收入和价格以外,社交同伴的购买行为也改变消费的方向和数量。“云生活”阶段的到来,传统的网上电商已经成为业态的1.0版本,新业态正在突破网上销售商品、网上支付为主的传统1.0业态平台模式,进入网上与线下结合、广泛涉及认证、商务交流、内部管理、生产、定制、金融服务、投融资等所有领域的新业态2.0发展阶段。
当前,消费政策的重要性可能远超以往,需要在更为基础的意义上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创造性地建构未来消费模式的政策体系
围绕“云生活”下的经济新业态和催生的新消费模式,不仅在于增加居民消费,而是要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政策涉及的广度和范围将较以往有较大扩展。政策目标是在包括需求、供给在内的更多维度上,通过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提升价值创造活动和“三新”经济。这就需要给市场主体营造信息更透明、法治保障更公平的消费环境。
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靠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是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面对史无前例的不确定性,宏观政策制定和设计要考虑到政策对微观决策动机的影响,更要在个体没有承诺约束的市场环境中实施市场友好的政策,帮助市场自发地形成微观活力得以充分释放的、健康的良性循环的消费发展模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已经得到极大地提升,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手段的实施空间无疑大了许多。与40年前相比,我们克服困难、提振经济的信心更足。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无接触经济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一个长期风口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一)
经济大家谈 | 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之二)
经济大家谈 | 坚定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大家谈 |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伟大践行
经济大家谈 | 进一步释放“新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
经济大家谈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良性持续的国内国际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