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永春县秉持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立县的理念,突出流域治理、管护提升、产业融合三方面,创建了桃溪国家水利风景区,使“小水利”变为“大景区”。永春县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围绕新时期水利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管护模式,将桃溪水利风景区打造成为“群众身边的水利风景区”典范。
关键词:系统治理 河湖长制 美丽河湖 群众身边的水利景区
【中图分类号】N8 【文献标识码】B
永春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水网密布,气候温和,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近年来,永春县立足泉州上游特色区位及生态立县、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先后创建了桃溪、晋江源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其中,桃溪是永春县最大河流,流经多个乡镇,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于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是永春水利的一张名片。永春以县级流域河长为总协调,以河长办为推进办,统筹水利、林业、农业、住建、环保等多部门,形成流域治理的强大合力,将永春县打造成清新流域治理的生态样板。
2020年9月16日,人民智库课题组赴桃溪水利风景区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永春县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现状、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成效和未来发展规划。
永春桃溪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永春县在建设水利风景区中,牢牢把握“水美”这个关键点,将流域综合治理作为切入点,治管并重,保护与修复同步,大力提升“水颜值”,因地制宜,大力弘扬水文化,注重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增加景区的发展后劲。
通过资源整合及系统治理,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打下“水美”基础
2011年,永春县委、县政府便提出“安全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景观水利”的全新理念,以“水清、堤固、园靓、路畅、岸绿、房美”为目标,全面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开展桃溪流域综合治理。成立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整合水利、林业、农业、住建、国土、环保、交通、公路、水土、旅游等11个部门力量,统一规划、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统筹开展各项工作。整合上级补助(包括水利、林业、住建、国土、环保等多部门资金)、多种模式融资(包括以治理带动沿溪土地升值和开发利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抵押贷款、社会捐资等模式)及镇村自筹(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等,引导农民捐出公益土地、经营旅游服务产业,发动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三方面资金,“以财治水、以水生财”,实现“众筹共建”。整合水土流失治理、污水治理、家园清洁、美丽镇村建设、防枯治涝等项目,实现流域治理项目拼盘,形成流域治理的强大合力。通过资源整合及系统治理,永春县用5年时间,投资31.22亿元,策划实施了377个项目,实现了桃溪62公里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做清了水系,做靓了景观,做活了乡村,桃溪面貌焕然一新,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通过控源工程、清水工程和修复工程控源截污,修复生态
在做好系统治理的同时,永春县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保障水利风景区水清水净:一是控源工程。积极创建国家节水型县城及省级节水型社会,推进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节水器具推广,实施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推行农业水价改革,从源头减少污染入河;积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治理水土流失10万多亩,从源头固本清源。二是清水工程。建立“河长挂图、部门认领、乡镇推进”机制,先后实施13条重点超标支流污染治理,全县75条支流水质Ⅲ类以上达标率为94%,桃溪流域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三是修复工程。推行“限、调、退、改”模式,科学退出改造电站,保障河道生态流量;首创生态电价,实现节能减排;推进146座电站下泄流量改造及监控安装,恢复215公里断流河道生态流量。
深入挖掘本地地域文化及水文化特色,大力弘扬“水文化”
以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为目标,永春深入挖掘本地地域文化及水文化特色,传承治水精神,让水利风景区更具魅力、更富活力。首先,在桃溪河畔建设动静结合、富有感染力的县级水生态文明展示馆,定期开展宣教活动,打造永春水利事业发展及治水理念的宣传阵地;结合乡镇特色,打造集宣传推介、互动研学于一体的水生态研学馆,构建亲民便民的水文化宣传阵地;对退出后的电站厂房进行改造,建设电站科普馆、咖啡馆、书吧等水文化体验平台,引入经营业态,打造永春小水电宣传阵地。其次,以治水历程及地域文化为主题,策划制作《永春幸福河》系列微视频、永春河长制宣传动画、水利发展历程微电影、不忘初心水利人等系列宣传作品,讲好永春水文化故事,传播水利改革发展正能量;融合河长制主题、永春水文化元素,以方言三句半、歌舞、小品等形式串联编排河长制一台戏,打造特色水文化剧目,以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形式让群众了解水文化、水知识。第三,结合流域文化元素及沿岸乡镇文化特色,建设了海丝起点、廊桥风情、白鹤永春、古镇荔红、南星溪谷等水文化节点公园,打造了蔑香、老醋、漆篮、陶瓷、茶艺文化创意体验馆等,形成滨水文化长廊,展现富有诗意、极具特色的水文化魅力。
注重融合发展,有效激发“水效益”
永春以保护景区自然生态为前提,注重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景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增加景区发展后劲。
首先,与产业发展融合。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将水利风景区纳入县域旅游规划中,完善周边停车场、公厕、旅游标识等基础设施,拓展水上游乐、骑行、游船项目,做活水利旅游文章;对沿溪建筑适当改造,发展滨溪民宿、休闲吧、体验馆等,促进沿溪旅游业态发展,盘活周边旅游资源。依托沿岸乡镇农业特色,建设观光农业园、水果采摘园、农业喷灌园等,打造一批“水生态农业综合体”,以水富农,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其次,与城乡发展融合。将流域治理融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结合老旧城区改造、滨水新城建设等,建设一批溪滨公园、亲水平台、景观廊桥等,为沿岸居民勾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打造城市山水名片。将流域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及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让治水项目倾斜到贫困村,以治水项目带动乡村产业发展,让水利风景区为乡村发展增加生态底色,释放治水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创新管护模式,打造“群众身边的水利风景区”
近年来,永春县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围绕新时期水利工作“补短板、强监管”总基调,不断创新管护模式,永葆景区水清水美。创建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流域防洪、地灾、河岸蓝线、排污口等数据,构建三维高清“数字河流”,提升管理决策效率;开发“河长通”APP,为工作人员提供精准定位、上传下达功能,提高景区管理能力;开发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水质常态监测,自动分析、科学预警,提高水质研判效率;推行“无人机自动巡河”,通过自动充电巡航、画面实时传输,远距离监控河湖情况,提高巡查效率。首创河长制电视云平台,将河流监控、河长信息、水质数据等接入电视,让公众在家即可参与河流监管;创建“河长制110”指挥中心,组建24小时在线的专业团队,对公众电话、微信举报的问题快速反映、精准派单、实时跟踪、及时反馈,提高公众参与满意度;积极组建老人河长、小河长、企业河长等“民间河长”队伍,常态开展护河放生、河道清洁等活动,逐步构建全民共治格局。
2017年,入选“福建省综合治水试验县”的永春,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积极组建河长体系,充分发挥地方党政主官作为河湖治理保护第一责任人作用,创新提出“五全六治”治水举措,探索出一系列管河新模式,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河湖长制助力“全域治水”的成功经验。2019年1月,水利部鄂竟平部长带队到永春调研,对永春县流域治理和桃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给予充分肯定。2020年,永春县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激励县。
桃溪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建设资金仍显不足,管理力度仍需加大
水利风景区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但目前水利风景建设和管理没有列入国家财政投入渠道,囿于财力所限,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此外,部分公众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认识不足,在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还有工程管护、生态保护与景区开发脱节,对周边资源、文化整合不够等问题,在更高层次的建设和管理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探索和完善。
精心打造高质量水利风景区,立足当下,谋划长远
要贯彻好水利部《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围绕泉州发起建设“幸福河湖”系列行动的总动员,抓好自身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实施,以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水利风景区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治理目标,使水利风景区成为生态文明和幸福河湖建设的示范窗口。永春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及水利改革发展要求,多多学习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补齐短板,在全域化提升、品牌化经营、综合化发展上继续发力,全力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进桃溪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县域高质量发展全局谋划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桃溪流域水利风景区以桃溪县城河段为主体,向上游、下游辐射整个流域沿途景观,西起石鼓镇卿园桥,东至东关镇东关古桥,主河道长19公里,规划总面积5.1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2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87平方公里。桃溪流经石鼓镇、五里街镇、桃城镇、东平镇以及东关镇5个乡镇。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是桃溪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资源和重要载体,与县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共荣共损。桃溪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要继续秉承“两山”理念的基本内涵与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在景区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永春县高质量发展事业全局,坚持打造群众身边的高质量水利风景区。
首先,要立足于高位推动,不断创新管理体制。要利用好水系综合治理、河长制等项目及一些新平台、新技术等,整合多方资金、资源、力量,为水利风景区日常管护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保障,确保水利风景区得到有效管护。要有打造国内一流景区的决心和气魄,充分挖掘和利用景区周边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盘活永春县各类要素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和经济振兴发展。其次,要积极对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特别是着眼于更好地融合和支撑“群众身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更好地促进优势互补、特色错位、功能衔接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的形成。要实现这一点,在当前阶段,应该强调准确定位,以科学的规划引导景区合理建设,对涉及到景区规划设计、设施建设、景观打造、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深入认识和了解,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实施多元投入,推进市场机制。
继续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扩大水利风景区的影响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桃溪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的赞扬是对永春县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认可和肯定。首先,要继续提高宣传的连续性、系统性和现代性,利用景区的区位条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的民俗风情,通过加强市场营销的方式,积极拓展桃溪水利风景区的产品市场,利用各种媒介并采用多种形式继续宣传景区形象。其次,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融入全县乡村振兴、美丽河湖建设等重要宣介活动中,持续增进城乡公众对水利资源重要战略价值和全局意义,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发展水经济等重要战略规划的心理认同。
以文化赋予突出水利人的核心价值观
桃溪水利风景区不仅发挥着传统的经济和生态功能,也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文化”,既符合水利风景区自身的长远发展趋势,也是进一步改善其自身发展质量的现实所需。首先,以文化标记完整为基础、自然景观为依托,努力打造精品水利风景区。其次,以文化遗迹修复和既有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为目标,确立好水利风景区的后续发展。最后,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打造优美的城乡水系景观。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水利行业的鲜明特征,必须要有水利情怀的充分展示和水利文化的深入挖掘,不断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深化认识、完善实践,使水利风景区成为传播水文化的重要平台。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保障
水利风景区建设和发展涉及水文、生态、建筑、工程、园林、艺术、经济管理等多种学科,是一项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性工程。永春县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切实加强水利风景区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总结好典型经验,探索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以事业的发展不断吸引人才。要建立并不断充实完善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理论指导、技术支撑作用。要加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并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一批一线工作骨干,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支撑。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于飞】
责编:臧雪文 / 董惠敏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