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很多时候,精神疾病的痛苦像藏在海底的冰山,无法看见却又真实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的困扰,每40秒就有一个人因精神疾患自杀而失去生命。当前,焦虑症、抑郁症、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症、心理创伤应激综合症等精神疾病时有发生,且仍有增加趋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430万人,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早已排名首位。随着新的健康观念(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逐渐深入人心,精神卫生与社会安全稳定、人们的幸福感受关系日益密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精神疾患呈现的特点
随着时代变迁,精神疾患发展趋势增强。在生活比较困难的时期,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差,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多为了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而奔波劳累。人们不敢生病,因为疾病不仅需要花钱治疗,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还需要时间去修复,而这会影响劳动效率,占用工作时间,导致收入降低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生活。所以那时人们关注的更多是躯体疾患,对精神疾患显得无暇顾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医疗技术逐步提升,多数躯体疾病有了治疗方法,身体疾病不再困扰着大众。但心理问题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成精神疾患,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的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应激事件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等时有发生。据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每4人就有1人在其生命中的某时间段产生过某种精神疾病,精神卫生已然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公众对焦虑症、抑郁症等的认知率低,普遍存在着社会偏见及歧视,讳疾忌医多,科学就诊少。即使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但由于受到病情和治疗药物的影响,身体各项机能开始减退,同时还得承受着即便治愈也会受到社会排斥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不断增加,致使这类疾患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
精神疾病贯穿人类的全生命周期。精神疾病表现为个体在认知、情绪调节或行为方面出现临床意义上的功能紊乱的一种综合征,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通常是由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所导致,可以出现在人的全生命周期。例如,在求学阶段的孩子处于一种好奇、懵懂的状态,包括对自我体态、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对异性产生的憧憬、对未来的思考等,极易产生焦虑情绪,且不善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与精神压力,敏感而叛逆。学习压力以外,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也是造成负面情绪不断积累的原因之一,缺少人际沟通的经验,在他人面前不自信、产生挫败感等。随着长大成人,步入中年时期,身心负担较为沉重,面临事业发展与追求经济地位的压力,如工作超载、工作难度大、工作时间长、竞争加剧、报酬不佳、升迁过慢、前途不明等,也面临着社会义务与角色的转换,包括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夫妻关系的维系、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等。种种因素都可能使中年人的心理压力增加,若自我调节不当、不及时,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在迈入老年后的功能衰退期,也会面临心理改变与精神压力。例如,脑功能下降是老年期常会出现的症状,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交织。情绪容易不稳定,表现为易激怒,控制能力差,动辄大发雷霆,或易哭泣,负面情绪占优势,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常产生疑病、孤独感、空虚感及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还可能出现性格改变,如固执己见、不易接受新鲜事物、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正确认识和适应现状且常常沉湎于回忆往事。还有一些老人害怕生病,尤其是老年精神疾病,担忧给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独自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
理性认知精神疾患,预防的关键在于疏导
自古以来,精神疾患一直是关系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患病率高、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的特点对于个人、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从个人来说,精神问题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甚至会影响个人潜能的挖掘和个人成就的实现,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升个人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从社会来说,精神卫生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预防精神问题是维护和促进公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精神疾患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确认识精神问题是预防精神疾患的基础。精神疾患,又称精神障碍、精神病,主要是一组以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研究表明,该疾病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有关;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病症,常见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焦虑、忧郁等。一般发病比较隐匿,进展迅速,很多精神疾病的发作都是从神经心理紊乱开始,有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个应激或矛盾事件,在心里堆积,无法释怀,导致积重难返,慢慢由量变引起身体脏器机能的改变;尤其以神经电信号的改变为主,最终会导致大脑机能的质变,迅速发生神经疾病,导致患者的行为异常,甚至发生极端事件,肇事肇祸危害社会。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界定都受到许多内外部非科学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阻碍人们对精神问题的理性认知,影响人们对精神问题认知的客观性,导致对精神问题的理解陷入误区。事实上,精神疾病可防可治,每个人都会出现负面情绪等不良心理。通常来说,精神问题的出现往往伴随一些早期症状,如情感紊乱、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敏感多疑、失眠等。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正视和予以关注,个人和家庭应接受现实,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不逃避,积极主动了解一些基本的疾病知识,自我监督、识别精神疾病先兆,而不是任由其发展严重而束手无策。公众应当正确认识精神健康问题,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精神疾病患者,关心而不歧视,帮助他们尽早恢复健康。政府应重视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积极推广精神卫生宣传和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提高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
预防精神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进行心理疏导。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要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人们要有能力识别和实现愿望、满足需求以及改善或适应环境”,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四个层次,要想实现这四个方面的完美协调,防止精神疾患的发生,就要进行积极的健康管理。有效的健康管理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心理矛盾得到缓解,精神状态得到改变,适应能力得到调节,会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降低精神疾患的发生概率。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重点在于疏导。要做好心理健康的管理,就要注重心理问题的疏导,畅通心理诉说渠道,使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能够及时向外倾诉,排解心中的忧愁,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及时释放心理“负能量”,并引导有心理障碍的个体,积极正视问题,获取社会正能量,勇敢地解决心理问题。
如何做好心理疏导,是防止精神疾患发生的关键节点。对于个体而言,精神压力、社会融合、负面情绪等问题往往无法避免,长期将自己沉浸在消极情绪中会让自己更加压抑低落,甚至会慢慢失去自我,损害身心健康。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时,个体应当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可以进行自我开解,也可以寄情于物,或者向他人进行求助。在疏导方式上,可以是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沟通,甚至只是简单的倾听与被倾听。主要目的是梳理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认知和了解自身所处的状态与社会情境,不苛求自己,从而实现心理调适,提高自我心理弹性,避免不良心理状态演化为精神问题。当自我心理疏导不能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时,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与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利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出发,立足当事人的心理特征和所处的社会情境,辅以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如解释、理解、鼓励、支持、共情等方法,有效地疏通和引导人们的心理和思想,帮助人们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其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适应生活,从而预防精神问题,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疾病的治疗与社会管理
及时治疗能够更好地帮助预防精神问题。当心理问题恶化,甚至进展为精神问题时,个人和家庭应当及时积极地进行和配合治疗。和一般躯体疾病一样,精神疾病也是发现得越早,治疗得越早,预后就越好。一旦发现症状加重,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的精神疾病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治方案。患者不但要及时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自我调适、保持好心情、适当锻炼;患者家属除了做好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之外,可以对患者多多给予理解关心和鼓励开导。无论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是预后,患者个人和家庭都要尽量保持耐心、信心和积极心态,从而更好地度过难关。
为了防止精神疾病患者危害社会,各国政府都建立了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模式或社会管理原则,比如美国组建由临床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医生、躯体疾病治疗医生、社会工作者等精神疾病管理队伍;英国构建了社区精神卫生中心、日间医院及日间中心和病人家庭协同服务的管理模式;中国香港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是社会康复服务、庇护工场等组成的模式。目前,我国精神疾患的社会管理原则基本上是收入精神病医院,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精神病人回归社会的功能退化,当病人治愈后想返回社会生活,发现与社会脱节,很难融入社会,又会导致新的心理问题;还有精神病人治愈后不愿离开精神病医院,因为熟悉了精神病医院的环境,害怕返回社会,便依赖于精神病院生活,直至离开社会。二是造成有限医疗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据2015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精神科床位22.8万张,平均1.71张/万人口,远低于全球平均4.36张/万人口。而大量的精神病人收治在精神病院,严重挤占了床位,床位周转率降低,使新发病的神经病人不能及时入院;并且精神病患治疗国家兜底,治疗费用医保报销,部分原本可以居家治疗的轻症病人也选择住院治疗,导致有限的医疗资源被大量浪费。三是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精神病院面临巨大的防治压力。例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正常人面对压力增高,也发生了心理应激,疫情期间不少人出现焦虑,甚至发生抑郁;很多病人病程进展加快,需要药物或入院治疗,精神病医院收治病人的数量突然增加,但是精神病医院却没有足够的床位收治病人。有些精神病医院只收治严重精神病患者入院治疗,而精神疾病病程进展快速而隐匿,导致该入院治疗的未能及时入院治疗,给精神病管理与防治带来很大的隐患。
综上所述,应积极改变精神疾患的社会管理原则、治疗模式,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首先,要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积极预防精神疾患发生,社会应建立包容机制,为有心理疾患的人提供及时的倾诉渠道,为有需要的人及时排忧解难,防止精神压力引起的质变;其次,要建立新型的精神疾患管理模式,以家庭治疗为基础,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以精神病医院为堡垒,将“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的管理理念应用于精神疾患的治疗,使患者在家就能接受治疗,治愈后就能返回社会;最后,社会要为精神疾病患者“去污名”化,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凸显其社会价值,使其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作者为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研究生孙超、博士研究生李光明、张玲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