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对此,需要从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加强风险治理、优化社区服务以及智慧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把握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面”,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社区治理 智慧化建设 多元主体 风险治理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时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近年来,关于社区治理的讨论一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为此,如何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区治理创新推动视角。
目前的社区治理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如居民参与性不足、信息共享能力不足、社区风险治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是社区治理中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未来优化社区治理“微生态”的重要着眼点和有力着手处。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来看,多元主体参与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心,风险治理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底线思维,服务优化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关键内容,智慧化建设是社区治理的运行底盘,即“一个重心的三个基本面”。只有切实把握好“一个重心和三个基本面”,才能有效提升社区层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进多主体参与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心
当前社区治理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邻里关系优化、增加居民收入等传统需求跨越到更加多元的需求,即在多元主体治理体系下,动员社区内的一切资源,解决社区内的各种问题,如福利、就业、环境污染等,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居民对社区产生亲密感与归属感(丁元竹,2007) 。可见,社区治理是由基层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
在西方国家,经济组织、草根社区组织和政府组织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形成了典型的社区资源配置结构。近年来,我国社区治理实践也逐步推动社区治理重心从行政型、自治型向共建共治型演变。当前,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面临诸多集体行动困境,如何激活社区中多元主体的参与活力也就成为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重要探索。
在社区治理实践创新层面,基于问题驱动,基层政府进行了诸多微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如北京的“吹哨报到”(孙柏瑛、张继颖,2019)、成都的“党建撬动社会自治”(姜晓萍、田昭,2019)、江苏宜兴的“让爱循环”模式等。在实践中,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释放空间、释放资源、赋权增能等一系列社会化改革举措,吸引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
风险治理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底线思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不仅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推动了风险治理进入社区治理的视野。
社区作为城市疫情防控的一线,面对瞬间达到峰值状态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社区服务需要,不仅要求政策制定者在时间压力下快速对政府行动作出关键性决策部署,还要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境下有效协同各方社会力量。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也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如何实现城乡社区联防联控、织密疫情防护网成为各地区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的重大挑战。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社区风险治理的关键内容,风险发生地的社区需要完善治理机制,主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其防救水平。因此,如何提升中国社区的风险治理能力成为目前相关领域内学者们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
研究者们从不同维度提出提升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路径,一是结合社会资本,通过增强邻里关系和睦程度加强社区的风险自治能力(赵成根,2006;刘佳燕、沈毓颖,2017) ;二是囊括全类型灾害治理,覆盖风险治理全生命周期,在风险的预防、准备、应对、恢复过程中实现全面治理(李晓伟,2012);三是构建社区风险管理标准化流程,促使风险评估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资源整合相辅助;四是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强化资源合理利用机制,鼓励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风险治理。
除了认识到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关键性作用之外,还需意识到社区场域的复杂性。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微观组织单元,集中投射了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城乡社区居民所面临的风险是复合型的,且彼此间相互关联,常常符合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为此,社区风险治理涉及多横向、多纵向相关利益主体,社区承灾能力,以及在风险治理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主体的交互,风险和环境的动态演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需要制定适应性综合风险治理框架来有效应对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在这个治理框架中,多元主体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促使各方主体就各自的时间和空间边界达成协议,并构建各方认可且愿意参与的风险治理架构是其核心问题。此外,还需要深入理解社区环境中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多元主体参与过程中,如何为参与者提供融合、赋权与归属管理,并使其获得参与制定风险防范机制的机会,也将会是构建融合式风险治理模式、增强协作与参与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服务优化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关键内容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是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经验。社会治理是面向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社会不是最终目的,服务社会才是根本要求。基层治理中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区风险治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另一方面是如何优化社区层面的社会服务体系。这两个问题虽然是不同的方面,但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
由于政府面临的公共服务问题愈发复杂多样,如何有效吸纳社区居民参与,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社区治理绩效,变得愈发重要。从社会需求侧来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主要表现为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社会服务在“专”“快”两个方向上进行纵深推进。一方面,社区服务要在“专”字上下足功夫,以满足差异化强、复杂性和情感性高的社会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服务具有贴近社区、贴近百姓的特征,本身特性就在于弹性和灵活性高,可以围绕身边人、围绕周围事,就近就便提供服务,因此,“快”字也是促进社区凝聚力、优化社区服务的重点。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不仅是社区社会服务清单,最重要的还是要协调各方,将党政部门的政治优势、行政资源整合优势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在厘清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权责边界的基础上实现跨越边界的有机融合,推动多元社会服务系统的升级,从而进一步优化社区社会服务。
智慧化建设是社区治理创新的运行底盘
在社区的微生态里,只有实现信息流动无障碍和智慧互通,才能真正掌握社区治理创新的运行规律。在智能科技的驱动下,社会治理技术逐渐呈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结合自身的城市发展特色,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智慧社区建设包含智慧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互动交流及电子商务等模块的建设,截至2020年,我国已经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社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智慧社区建设之中,例如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社区智能门禁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人群识别、车辆监控系统等。在社区安全防护方面,主要通过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等定位技术实现了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指纹特征比对引擎实现了全国范围的生物特征融合验证和身份识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基于公共安全大数据分析,研发了风险预报预警、应急决策、应急平台构建等技术。另外,阿里巴巴集团开发了面向基层的“社区微脑”,通过对数据融合、智能感知及业务联动处置闭环的打造,构建了集政府治理、社区安全、业主服务为一体的社区治理平台。
在智能数字化社区服务技术方面不断探索和进步,逐渐升华为我国智慧社区构建的目标和相关标准。2012年9月,北京市社会办、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共同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北京市智慧社区指导标准(试行)》,标志着北京市智慧社区和便民服务终端网络建设两项重点任务的顶层设计工作的基本完成,以及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上海市从2011年开始就投资3000万元建设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目前智慧社区平台已经覆盖了上海多个区县。广州市发布《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其中智慧社区的建设被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要求加快推进社区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促进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随后,广州市天河、越秀、海珠、番禺四区成为第一批“智慧社区”试点。与此同时,解决社区端多元异构信息循环和智慧互通的问题,在智能科技的驱动下开展数字化治理将是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丁元竹:《社区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与方向》,《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期。
[2]孙柏瑛,张继颖:《解决问题驱动的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逻辑——北京市“吹哨报到”机制观察》,《中国行政管理》, 2019年第4期。
[3]姜晓萍,田昭:《授权赋能: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样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4]赵成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刘佳燕,沈毓颖:《面向风险治理的社区韧性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第12期。
[6]李晓伟:《社区全灾害管理:概念界定与机制解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责编:臧雪文 / 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