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的几个关系

摘 要: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科技创新主体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科技课题的积极性。构建和完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 政府与市场 双循环 “卡脖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这表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坚持的重大科技战略方针。新型举国体制继承了举国体制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实现了资源配置方式、利益分配机制、效益评价模式等方面的重要转变,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传统举国体制的全新发展和迭代升级,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加快构建和完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是把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科技治理效能的现实所需和应有之义。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更加注重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科技创新主体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规划和重大科技课题的积极性,是新时代我国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的几个关系。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传统举国体制中,政府凭借着强大的行政力量动员和组织一切科技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或重大科技工程集聚,是传统科技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关键驱动力。新型科技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安排,将重大科技项目的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驱动调整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轮驱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要素和主体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坚持补位但不越位的原则,在当好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者、规划者、组织者、协调者、评估者的同时,还要针对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领域进行重点支持,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能做好的交给市场去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协调、优化机制、政策引导、环境营造方面上来。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问题。国内大循环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关键战略,因此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应主要服务于国内大循环的形成,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释放潜在的市场需求,增强国内大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型科技举国体制要注重加强与全球化的联系与融合,通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发挥国内循环对国际循环的带动作用。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基础研究投入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

传统科技举国体制的设计初衷在于集全国之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瓶颈短板问题,更加侧重于技术层面的开发和投资,往往忽视了基础研究。因此加强基础研究是我国今后科技创新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以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为引领,强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注重平衡基础研究投入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合理比例。一方面,应通过优化重点基础学科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内外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相关科学基础理论探索,实现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双向促进。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的关系

自力更生不仅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也是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精神内核之一。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因此,坚持科技创新的自力更生和自主可控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风险和挑战,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西方国家逐步加强对我国的技术打压和技术封锁,因此,唯有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高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全球化水平,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研发的合作与竞争,善于利用好国外科技资源。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政府顶层设计与科技发展规律的关系

政府的顶层设计代表着政府对科技发展趋势、重点、措施的认识和判断,科技发展规律是科技本身以及科技发展过程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项好的顶层设计需要符合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下,科技资源的聚集和分配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指令,科技发展目标从属于国家国防与军事安全战略,带有强烈的政治导向,忽视了基础研究的源头作用、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科技人员的个人利益,会导致科技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在继承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优势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对科技本身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发展战略和导向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强政策评估,使科技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吻合。

正确处理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部门主导与部门协同的关系

协同攻关是新型举国体制基本方针之一,也是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必须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部门主导与部门协同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大科技项目牵头和主管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同关系,即政府内部的协同。实施和完成一项大规模的科技工程仅仅依靠一个政府部门的人手和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横向部门、纵向部门以及多个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与合作,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二是“官产学研”的协同关系,即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在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要建立“官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协同机制,形成从创意到产品的完整链条。其中,政府是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者、规划者、组织者、协调者、评估者,应做好组织和服务职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应强化中小企业在新型科技举国体制中的创新主体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知识和人才的输出地,能够为重大科技工程输送源源不断的基础理论和高水平人才。构建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应充分激发各种创新主体的活力,调动一切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要素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或课题的制定和实施中。

【本文作者为东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部科技政策战略研究基地主任,科技部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陈磊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董惠敏 / 蔡圣楠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