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我国煤炭产业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数字化有利于推进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煤炭产业一体化管控能力,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十四五”时期,煤炭产业应认真贯彻中央及国资委政策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早布局开发新兴产业,完善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关键词:煤炭产业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资源不断开采和逐渐枯竭,煤炭产业产能过剩和结构性问题愈加突出,煤炭产业作为传统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问题与挑战。因此,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是“十四五”时期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利用数字化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障碍
去产能任务压力较大。“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2020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指出,今年煤电累计淘汰落后产能733.35万千瓦。由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4个月煤炭产量出现下降,复工复产后产量有所回升。不过由于全球疫情仍然比较严重,持续时间不确定,所以煤炭生产未来一段时间不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加上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程度有所减弱,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去库存的道路任重道远。“去库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要任务之一,“十三五”时期只完成了部分任务,“十四五”时期还需要继续努力。据统计,我国主要港口合计存煤5511万吨,较年初增加122万吨,增长2.2%。可见,去库存任务仍面临较大挑战。
去成本需要打持久战。降低成本的要求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影响。据安信证券分析,2019年23家煤炭上市公司合计实现煤炭产量9.74亿吨,同比增长3.91%,实现销量13.02亿吨,同比增长5.4%,吨煤净利润67元/吨(加权平均),同比下降2.68%。另外,从目前看,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略有降低,但是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依然比较高,特别是在铁路和港口运输等方面,成本还有节省空间,所以去成本还需要打持久战。
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仍需努力。“十四五”时期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是重要任务,重点是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今后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要尽快实现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即实现由高碳到低碳、有烟到无烟、污染到环保的战略转型,达到清洁利用、无害化排放等目的。同时,产业多元化不宜太多太分散,以至于形成产业雷同,不利于突出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还远没有到位。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煤炭产业,使其聚焦主业,突出重点,拓展产业链发展空间,做强做大煤炭产业。
一体化管控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全国许多煤炭企业在推行产运销一体化。但是,一体化调运的管控能力方面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煤源获取方面,需要完善外购煤的管理体制,现阶段煤炭资源获取常常受限于资源波动,各单位常常出现因完成计划任务而哄抢供煤商的现象,在矿区采购的话语权有限,外购煤市场与销售端市场价格联动不顺畅。资源获取也成为制约煤炭一体化平稳运行的重要问题。在煤炭运输方面,要加强集疏运的匹配能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以产量驱动为主导的一体化调运方式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很难发挥有效作用。煤炭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移,多样化的调运需求、更加细化的产品品种和以预测指导生产成为新的主流。因此,需要尽快提升“以销定产”的煤炭产运销一体化调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一体化调运需求。
以数字化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煤炭作为传统产业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应该借助于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调整改造。
数字化有利于深化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由过去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共存。因此,应该以数字化为抓手,以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持续深化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推动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提高有效供给,培育新的需求增长点,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
数字化有利于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发展数字经济的实践包含数字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煤炭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完全可以用数字技术创新对其实行改造,把数字技术应用到产品和服务中去,进而达到延长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目的。因此,一定要以数字化为基础,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从单一发展向集群综合发展转化,由粗放型、高污染型向集约型、绿色环保型方向发展。
数字化有利于提升煤炭产业一体化管控能力。数字化技术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健全煤炭产业内各个企业整体战略管控平台,实现战略规划、计划、预算、纪检监察及审计等信息系统全覆盖,进而实现煤炭企业以资本管理为主线的集约化运营风险管控。数字化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煤炭产业一体化经营管理平台,全面推广企业资源计划中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物资管理和营销管理系统,实现资源整合基础上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也有利于加快煤炭企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加强线上引流和线下服务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模式,提供煤炭电力等多种能源产品、煤炭转化产品等在线交易及相关物流、金融等服务,线下提供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构建共享经济模式,提高能源行业产品标准与服务标准,实现企业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
以数字化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认真贯彻中央及国资委政策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和相关要求,并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工作,大力提升煤炭产业链水平,拓展上下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新动能,推动煤炭产业数字化发展。要通过煤炭产业数字化改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解决我国煤炭产业中多数企业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要以数字化为推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提升我国煤炭行业龙头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以数字化技术为推手,助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要利用数字技术助推煤炭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高煤炭企业的运营质量和经济效益。应该通过数字化技术改造,使煤炭企业向信息化、数据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为此,通过煤炭产业数字化,提升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水平,推进煤矿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建设。
二是要转变煤炭用途。煤炭企业应该逐步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更好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同时,要拓展现有的单一煤炭用途,实现煤炭精加工以及煤电化工综合发展,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三是要优化煤炭业务板块。应该以数字化技术加强企业内部业务板块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剥离部分低效和无效的业务板块,集中力量开拓优质业务板块;重点是以安全、高效、清洁化综合利用和产业增值为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更快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
未雨绸缪,尽早布局开发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和煤炭资源的区位优势,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寻求产业关联度大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另一方面,要依托数字化技术创新高效的体制机制,促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品高端化和运营高效化,进而使煤炭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
完善一体化经营模式,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首先,产业布局坚持一体化优先。要不断完善产运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提升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优化管控机制,做到点线面“立体式”布局。其次,要在现有信息化基础上,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要在“十四五”时期,分别实现工业控制和生产管理两大系统高度集成与互联,支持煤炭企业应用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换、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进一步完善从订单、物流、生产和运输各环节的融合和融通,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效率;发挥好煤炭产业一体化优势,强化煤炭与火电、运输、化工产业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关系,加大互保力度。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完善市场化营销体制机制。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路径
要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从财政政策来说,除了适当减税,还应该设立产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支持煤炭企业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从货币政策来说,应该对符合条件的煤炭企业实现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从产业支持政策来说,要设立专门项目和专项资金,用于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应开展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同时,要因地制宜选择煤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一是煤炭主业较强的企业,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向煤炭高端产品和新兴业态拓展,例如发展煤基高端化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二是煤炭主业较弱的企业,要逐步实现资产重组和业务重组,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企业,提升其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实现产业高度化,使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本文作者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付恩琦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董惠敏 / 臧雪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