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高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建构

【摘要】协同育人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机制和制度,是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应长期遵循的工作规范。当前,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素养不足、权责划分不明、规范不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协同育人的发展。我们应从夯实协同育人素养基础、优化协同育人运行调节、健全协同育人评估激励体制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高校思政 协同育人 运行调节 评估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就是以培养德业双修、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借助一定的平台载体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整体施教、同向同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职责的过程,是应对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新标准的必然选择。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育人思想融合驱动:提高育人实效的时代使命。协同效应是指一个系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产生大于各独立要素单独作用效应的整体效应。为避免一些院校的导师和辅导员出现低效重复、推诿扯皮的现象,应强化整体功能提升,激发协同效应,使得要素组合有序,整体功能大于要素之和,产生最优效果。导师与辅导员应以共同育人为目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载体等方面做到衔接有序、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向同行,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最大程度上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主体责任正向推动: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的现实诉求。导师和辅导员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职责,把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导师在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职责较为突出,而辅导员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又存在对研究生影响力弱、师生情感不浓等现实问题。因此,导师和辅导员需要加强沟通协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高效完成立德树人职责。

客体需求逆向传导:研究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新时代的研究生应该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推进研究生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满足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原则,导师和辅导员应聚焦研究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发展需求,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升研究生的获得感。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制约因素

协同育人素养不足。素养是由训练或实践而获得的一种习惯、准备或行为能力倾向。由于存在思维定势,个别导师仍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是辅导员的责任,对研究生培养存在重学术、轻德育的现象。而辅导员在“导师是首要责任人”观点的影响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主责划归导师,将自己放在从属地位。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各行其是,相互补位、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思想意识淡薄,学科背景、理论素养、思政工作经验的缺失都会导致导师对于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准备不足。对自身定位的模糊、对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等原因会导致辅导员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协同育人权责不清。导师和辅导员双主体工作队伍结构有利于实施精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容易因职责划分不清,造成重复施教、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首先,责任划分的上位指导存在缺失。国家和教育部对于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做了明确说明,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在思想状况、学术道德规范、就业指导、党团与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现实困难等方面全面介入,切实履行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的义务。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8项职责要求,除去学术能力培养外,辅导员与导师的工作范畴具有较大范围的重叠。其次,责任划分存在不明确之处。一些高校基于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首要责任人的认知出台了相关规定,强化导师责任、优化师生关系,但对于研究生辅导员要么“放养”,要么忽视工作差异而采取与本科生辅导员相同的管理方式,更忽视了对辅导员与导师职责划分与协作的规定或指导性说明。

协同育人规范尚未完善。首先,主体间关系难以固化。协同意味着合作,主体间应是对等关系。若双方主体地位完全对等,则无法体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若一方处于主导地位,权责过高,就会影响另一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师与辅导员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适时、合理调整相互角色关系。其次,协同内容尚未廓清。研究生教育管理涉及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工作,还涉及心理、学业、资助等现实问题,导师和辅导员是就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领域全面协同,还是在某一领域协同或在具体工作中协同等问题尚未明确。最后,协同方式尚未建立。顺畅有效的协同运行方式是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是成立专门的协同育人协调机构,还是成立交流互动平台,哪种方式更有效等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加强协同育人的评估激励,激发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

夯实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内核基础。只有具有较强的协同意识,导师与辅导员才能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素养是协同育人的前提基础。首先,激发主体自觉。导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任务繁重,辅导员日常性学生事务繁多复杂,各有育人的优势和弱势,客观上存在协同育人的需求。可以通过协同案例分享、交流研讨、观摩体验等方式促进彼此的了解,通过从对方经验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答案或方向,激发主体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进而形成主体自觉。其次,明确主体关系。协同育人的主体既不能单纯地协助对方,也不能将工作寄希望于对方协助,而是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下,联动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协同不存在谁主谁次,而是导师与辅导员根据现实问题灵活处理、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最后,提升协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技巧、研究生管理事务、研究生培养方案、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导师、辅导员对研究生培养目标、过程和标准的全面了解,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工作坊、导师茶座、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导师和辅导员深入沟通,建立默契的协同育人关系,提高协同育人的效果。

完善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运行调节。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顺畅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是协同育人的关键。第一,健全协同育人规范。完善规范的协同育人制度是协同育人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各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工作需要,压实工作层面的具体制度建设,对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步骤、权力与责任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打破不同部门对导师和辅导员的管理、培训、考核、激励壁垒,确立导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中的中心地位,建立学校统筹、学院主体的体制机制,为协同育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第二,丰富协同育人载体。协同育人载体是导师和辅导员为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促进两者之间以及与研究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育人活动形式。协同育人载体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持促进导师与辅导员协同合作、共同提高的载体,如交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另一种是协同育人活动载体,导师与辅导员借助该类载体,合力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如理论与实践创新平台、科技创新竞赛等。尝试打破载体的条块分割界限,促进同一载体的拓展延伸、不同载体的衔接互促和融合共生,逐渐实现协同育人载体的一体化建设。第三,协同育人的动态优化。建立协同育人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前一阶段协同育人活动,总结经验、适时调整,促进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良性发展。要注重信息反馈的时效性,经常性的通过问卷、座谈、意见箱、邮箱等渠道收集信息。同时在信息真实性和反馈的便捷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水平。

优化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评估激励。根据立德树人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在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对协同育人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是促进协同育人不断优化的重要环节。一是进行全方位的多元评估。对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进行评估要依据导师和辅导员立德树人职责完成情况,既要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又要参照研究生不同阶段的量与质的变化。根据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各类数据研判协同育人主体、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经验与不足。由于人才成长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评估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关注群体特征、又要关注个体差异。二是量化各项评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评估程序,综合运用动态评估和静态评估、分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等技术手段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估。同时,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是进行量化评估的直接依据,关系到评估的质量。指标体系必须与育人目标保持一致,具有完整性且各项指标保持相互独立。可在协同育人、研究生成长两个层面设立一级指标对协同育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评。在二级指标的设立上既要考虑制度规范、机构建设、职责划分等硬性规范的评估,又要注重协同育人活动落实情况的评估。既要包含研究生成长的客观数据,也得涉及研究生的主观感受。三是充分运用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是对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绩效的评判,应是导师和辅导员评优、晋升考核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应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提高导师和辅导员的协同育人素养,将协同育人的成果惠及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层困境与创新发展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J17ZZ3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苏玉波:《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两支队伍协同的内涵、机理与方法探究》,《学术论坛》,2018年第4期。

②刘志、侯振中:《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意义、瓶颈及挑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1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