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各地区的决战脱贫攻坚鏖战正酣,一个个决战脱贫攻坚的场景,绘成了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发展产业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只有将产业发展起来,贫困地区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強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成果。因此,要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和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必须做足“产业扶贫”的“加分项”。
做足“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产业扶贫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林果、特色加工和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片一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将扶贫产业培育成带动脱贫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因此,产业扶贫在选择新发展的农业产业上,不应是盲目引进拿来,应根据引进区域的自然气候、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等条件来选择有成长优势的农业产业,结合涉及农业产业发展区域群众的劳作习惯、认同程度,以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匹配的可能性和所发展产业生产的农产品在周边市场的容量来确定发展规模,以此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增强群众的内生发展动能,让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共同致富。
做足“品牌优势”。产业扶贫作为帮助农户脱贫的最大杠杆,不能眼里只有“最低收益”,一味闷着头往前推进,要有品牌意识。一个品牌可以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很多地方通过类似于“小木耳大产业”做强、做大品牌效应,有效推动了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因此,各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自身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打响地域品牌;要将种植产业与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提高综合效益;要加大资金支持,加强管理,确保种植产业品质;要做好宣传推介,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知名度和知晓率;要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
做足“产业融合”。这些年来,各地通过发展旅游景区,引导种植户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让第一、二、三产业实现互动,都写下了三次产业融合大文章。可以说,推进产业融合有利于更好满足乡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乡村千家万户致富。各地区要立足于本地产业发展现状,在一二三产融合方面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带贫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开发牧区牧业多种功能、多重价值,积极探索合作经营、资产租赁、入股分红、代种代养等多种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有效增加牧民收入,努力推动当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做足产业发展的大文章,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切实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彻底拔掉“穷根”,让人民群众拥有稳稳的幸福。(作者:陈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