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优化路径

【摘要】社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要途径。为了改变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窘境,从根本上使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打破发展瓶颈,需要通过弘扬社区志愿服务文化、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高校主导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科学化、尽快完善社区建设、构建高校思政课“高校—社区”联动格局、健全政府保障机制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朝着专业化、精准化和常态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志愿服务 “高校—社区”联动格局 社区教育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与积极性有待提升。首先,目前许多高校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学生安全,志愿者规模受限。一些学校志愿服务人员专门从学生干部中选拔,仅留少部分名额供其他学生报名参加,并没有向全校学生宣传志愿服务,调动全校学生的报名热情,志愿服务不乏带有功利性目的。其次,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一支持续性强的、高度积极的志愿者队伍。然而一些学生初期积极性很高,主动报名参与各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性锐减,以致于后期不参与活动,甚至退出。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不理想。首先,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对志愿者前期的培训仅为简单介绍,缺乏多方面的技能及标准等注意事项的教授与告知,影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质量。其次,毕业生的更迭,易出现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的搁置,前后负责人交接的遗漏极大影响项目的跟进与团队的稳定性。最后,大学生参与的社区志愿服务多为慰问养老院或福利院,形式单一,且没有持续性,服务层次较低。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考评激励措施不足。我国高校内绝大部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工作由校共青团组织或志愿者协会统筹规划。随着国家对志愿活动号召力度的持续增强,大学生志愿者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对应的志愿组织机构、活动行为章程、志愿考评措施、奖惩激励保障制度的配备进度远未跟上,不利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人员招募、专业培训以及过程与结果的考核,最终影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只有每一项措施切实落地,才能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有序有效展开。

社区建设亟待加强。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取得一些成绩,但还不能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区资源不足。我国社区资源不足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人力资源、人文资源、天然物质资源、基础设施、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缺少。第二,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尚不完备。目前高水平社区社会组织的匮乏不仅阻碍了社区良好的运行和发展,也影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全面推进。第三,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参与热情低,以被动型参与为主;经常参与的居民仅限于个别积极分子与骨干,且被动型参与色彩较重,缺乏规范的组织以及制度保障措施。大多数有工作单位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依附性不强,认为社区活动是弱势群体的事,与己无关,不愿意参加居委会组织的活动。

“高校—社区”联动过少。尽管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动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高校—社区”联动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与高校联动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与高校联动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联动中的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指导、约束、激励机制;联动过程中组织与管理不到位;联动的发展不平衡;联动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第一,缺乏法规保障。作为一项涉及多要素多风险的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并未获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的支持与保障。一方面,大学生对自我权利与义务了解不清;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并未对参与学生提供保险等保障,一旦服务过程中发生意外与纠纷情况,服务主体的权益皆不能得到有效维护,严重制约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序开展。第二,缺乏资金保障。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划拨、企业募捐以及各高校实践教学经费中的一部分构成,社区志愿服务牵涉主体、要素众多,需要相当规模的可支配资金。但是,目前无论何种渠道获取的资金依然有限,不利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第三,缺乏大学生学业考评机制保障。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进行考评,这既应形成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更应成为一项激励机制。但目前我国高校基本还未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未将志愿服务与学分、学位挂钩。

优化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对策

弘扬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不单是一项利他行为,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丰富自己的阅历,锻炼自己的能力。真正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是学生自愿地、主动地投身到志愿行动中,并且社会各方积极给予帮助与支持。首先,应将志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学校教育以及岗位培训中,普及志愿服务知识,积极主动宣扬志愿服务理念与精神,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同学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做好“老”带“新”,使得社区志愿服务持续有效发展。家庭教育中灌输志愿服务观念,努力提高社区志愿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全社会普遍认同,自觉地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次,不断创新社区志愿文化宣传载体,积极融合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与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进一步提高志愿文化的宣传力度与效用。最后,政府可统筹促成社区志愿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开设多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在宣扬志愿文化的同时,倡导“走出去”“请进来”的教育理念,汲取国外优秀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验,促进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与国际接轨。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效果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志愿服务的价值理念有理性认知,具备良好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志愿服务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明确自身优劣势,就自己的不足,针对性地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不断积累志愿服务经验,开拓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体系,同时,基于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切实提升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服务的层次。

高校应主导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科学化。作为主导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角色,高校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引导志愿服务走向科学化。为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和教学的贯彻落实,高校应首先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统筹规划。要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纳入课程体系,将其与学分、学位挂钩。开设的课程包括前期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讲解等课堂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并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中后期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服务能力。高校还应构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保障机制:建立由高校团委统一领导,各分团委、各学院具体落实,志愿者协会具体执行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进行科学的人员选育,合适的人员在活动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考评体系应当将传统结果型考核与过程性评价考核相融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表现以及结果进行综合考量,包含思想政治素质、服务经验、语言能力、待人接物能力、专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出勤情况七方面评价内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根据考评结果对学生实施分类激励或通报批评,高校可采取评优评先发放证书或学分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对志愿服务指导教师予以考评,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晋升与评奖挂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尽快完善社区建设。社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对强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要想充分发展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必须辅以相应专业的高素质社区教育师资力量,不断引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才,重视完善社区用人制度。第一,强化社区环境建设。社区环境建设可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方面开展,使之相辅相成。第二,加强社区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比如,做好当前现有社区人员的岗位培训;输送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社区教育队伍中,激发“高校—社区”联动效应;邀请专家学者走进社区,定期开设讲座等文化普及活动;返聘部分退休人员,既能让其散发余热,又能扩大社区教育队伍。第三,整合资源确保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永续发展。我国当前的社区教育是相对独立的,社区教育并未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因此,我国若想加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必须将社区资源和社会上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融合,譬如借助一些社会机构的活动场所以及现成的教学资源,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诸如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科教所、学校操场与体育馆等,可将其纳入到社区中,作为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国外十分重视社区内的各类活动,而我国在社区教育方面少有开展活动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适合社区志愿服务的载体,让每一位大学生、社区中的公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努力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构建高校思政课“高校—社区”联动格局。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而是高校与社区有机联动的生动体现,是双方各要素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应以构建资源整合、双向开放互动的“高校—社区”联动格局为前提,发展社区教育,切实助力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高校具有多学科优质资源,以及专业的师资队伍,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将高校教育资源作为支撑,以整合文化、科研等各项资源。高校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以及社区志愿服务,需要借助社区的支持和帮助,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借助社区的力量不断优化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

健全政府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正规化。第一,作为服务的宏观调控者,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保障,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坚强的后盾。首先,制定适用于全国的志愿服务法律,明确法律的适用主体,做到各主体权责明晰;其次,健全志愿服务监督体系,以确保每一环节运行顺畅;最后,志愿服务组织、资金的筹备及投入使用,乃至服务章程、实施主体奖惩及激励措施皆应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和约束。第二,建立多方位资金保障体系。当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大多依靠政府划拨经费,除政府支持外,还可发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获得各方支持。首先,对于政府划拨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最好设立专门的项目资金,并且设置有关人员监督管理经费的使用。其次,争取企事业单位赞助捐款,从扩大企事业单位宣传的角度出发,说明企事业单位在推动高校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同时,也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最后,借助校内的广泛宣传,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以助力社区志愿服务筹资渠道的拓展。

(作者分别为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90610SK)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0S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红霞:《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实现》,《社会科学家》,2019年第2期。

②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S2期。

责编/周小梨 美编/陈琳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