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对于走好走稳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全方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同产业、区域发展之间缺乏紧密衔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个人间也尚未形成合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范式间赶超机遇,加快构建新型科研管理体制与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原始创新型人才,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关键核心技术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主权之争愈演愈烈,技术能力竞争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的抽象性和环境性特性以及知识的隐性与情境性特征,使得全球范围内以技术为基本要素的竞争变得愈加复杂化与非均衡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宏观层面上,全方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尚未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中观层面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同产业、区域发展之间缺乏紧密衔接,尚未形成合力;微观层面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个人尚未形成相互交融、协同作用、螺旋推进的合作创新网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国家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锻造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我们要抓紧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补齐各种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洞悉国际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提高把握技术赶超机遇的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关注世界科技变革趋势和动态,根据出现的科技赶超机遇窗口性质以及机遇变化情况动态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当前,科技领先国家正处于旧范式成熟阶段和新范式爆发阶段,这恰恰能够为我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机会。一方面,要重视和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范式间赶超机遇,摒弃过去由技术模仿到技术创新,或者由技术移植向技术创新转型的发展路径,集中资源,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通过全面制度创新,积极参与科技竞争。另一方面,要利用新科技革命出现前后的机会期,洞悉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理论与技术领域,凝练最新科学问题,明晰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大新兴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投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
尊重科学发展与技术研究规律,构建新型科研管理体制与创新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不能很好地促进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某些地方甚至有悖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规律。一是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与制度不完善,缺失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层面支撑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制度。现实中,基于学科边界的学术组织、研究项目、研究理念等无法适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要求,没有形成开拓创新、宽容失败、竞争合作、注重长远的创新文化,缺少促进科技与人文互动融合、培育和营造创新文化的氛围和制度环境。二是行政主导和干预过多,科研人员难以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现行高校和科研院所运作模式下,行政部门更多发挥的是管理职能,缺少服务功能,导致科研人员难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创新工作上。同时,刚性的管理体制和规定好的研究计划,做出的一定是成熟、规范的科研成果,但这样的成果既难言超前性和引领性,更谈不上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三是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产生往往是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结果,同时又是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结果,而现行的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体制要求科研项目边界明晰,缺乏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科研项目联合创新与跨界研究的激励。
因此,首先,需要弘扬创新文化,造就开放的学术环境与创新氛围,培育追求真理、自由探索、个性张扬、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摒弃有悖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做法。其次,要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创造适宜新知识产生的各类实体的与虚拟的“知识创造场”,让科研人员能够长期心无旁骛地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特别是要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坚守基础科学研究,这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所在。此外,还要改革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改变鼓励科研人员追求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忙于项目立项、关注成果奖项、争戴各种“帽子”等有悖于科技创新本质与价值的做法。
进行综合性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原始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说到底是我们缺乏原始创新型人才。当前,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和业界都已形成共识。从入学方式的改革,学科专业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再设计,到各高校创新创业学院与园区的成立等,反映出各层面积极探索,寻求突破人才培养桎梏的强烈愿望。但最关键的还是如何优化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培养学生献身科学事业,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
对此,需要国家从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高度,做好长远规划,加大支持基础学科发展和基础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力度,激励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投身科学事业,为国家奠定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所必需的雄厚知识基础。学校也应改变以往灌输式、模板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开放式、发散式的师生互动学习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学术研究上的批判精神放在突出位置。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学术交流、研发实践、创新创业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上突破循规蹈矩的做法,敢于挑战权威,树立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远大志向。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大科学”特征,新一代关键核心技术无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因此我国高校中过于明晰的学科边界和学院边界必须破除,支持跨组织跨专业组建大科学攻关团队、培养新一代原始创新型人才。
突破产业与空间壁垒,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国际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国家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运作,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才能拥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但我们面对的现实是:我国科技创新资源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型企业,虽有种类繁多的创新联盟,但实则“貌合神离”。另外,我国经济与科技总体发展不平衡,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在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方面,也缺乏政策协同、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与组织协同。
因此,需要从三方面着力:首先,着力构建“官产学研”螺旋式创新推进机制,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构建具有内在创新动力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技术、产业选择规划与相应的创新资源配置之间的联动机制。其次,深化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网络视角下的区域产学研合作交互式创新体系,鼓励创新主体超越行政区域与部门的限制,在更广阔的空间下跨区域、跨产业、跨组织抢占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把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最后,推动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保障创新要素整合、研发创造、商品化、社会效用化等环节的高效畅通,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5JZD017)阶段性成果】
责编:罗 婷 / 司文君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