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农村党组织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只有时刻让群众想得起靠得住,才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值得信赖的“主心骨”。
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组织健全、发挥作用是关键。我们以地域相邻的党支部为基础,组建跨村综合党委,从最基本的“三会一课”抓起,让村里的老党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动党员找到“家”的归属;从村务决策程序严起,让村里的事由村民自己管、自己议;从党建联抓联评管起,让落后的党支部在相互评比中奋起追赶。在此基础上,综合党委牵头推进产业联兴、设施联建、服务联办、乡风联比,让群众处处看得见党组织的身影,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
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及时跟进农村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才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我们根据各个村的产业发展需要,在综合党委下面因地制宜组建茶叶、核桃、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功能型党支部,专注于特色农产品的产、供、销和精深加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近年来,巴中依托功能型党支部,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0万亩,带动15.85万人脱贫致富。这充分说明,把党建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让群众在一天天的变化中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是强化农村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举措。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建强农村党组织,还必须有能战斗的班子、冲在前的带头人。我们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把能人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这其中,一批有群众基础、有造福家乡意愿、有工作激情、有市场经营理念的返乡创业人才担任了村支书。他们从候鸟式迁移的“南飞雁”变成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雁”,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普通党员是基层组织的细胞,细胞有生机,肌体才有活力。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普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不强、群众是否认可是评价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从贫困党员入手,按照“1年内帮助贫困党员脱贫、2年内形成示范带动能力、3年内建成骨干增收项目”的要求,积极实施党员精准脱贫示范工程,通过村两委领办、专合组织带办、龙头企业或产业大户引办、党员群众联办、入党积极分子兴办等“5+1”模式,1034名贫困党员带动13381名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以随机提问现场评、组织生活定时评、限时整改动态评、年终述职集中评、征集意见公开评等方式,公开评定党员,激发农村党员的先锋意识和宗旨意识,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升凝聚力、选好带头人增强班子战斗力、强化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引领力,就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主心骨”作用。(作者为四川省巴中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