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是明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当前,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特定背景下,14亿人口的大国,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关键在于把握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走出一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路子。迟福林院长深入解读了高水平开放与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如何互促共进,今天我们推出第二部分:以高水平开放赢得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
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仅是适应新时代我国高水平开放新要求的重大任务,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实际行动。
以服务贸易发展为重大任务。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不仅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因素。为此,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一方面,要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推进垄断行业向社会资本开放与服务业领域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并把反垄断尤其是反服务业行政垄断作为市场监管变革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进程,大幅放宽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限制,在对标国际规则、管理经验和标准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例如,我国平均关税水平由加入WTO时的15.3%降至目前的7.5%;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到2018年规模超过4.6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由0.8%提升至11.8%;外商直接投资额由1983年的9.16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381亿美元。当前,随着全球经贸规则加速重构,开放范围由“边境上”向“边境后”拓展,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仅有利于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也有利于我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就需要国内市场规则形成体系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制度安排,与先进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有效衔接。
以推动区域性、全球性自由贸易进程为战略目标。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以WTO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叠加因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由低成本、零库存为导向向更加安全、更有弹性转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关键是在加快区域性、全球性自由贸易进程,构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区网络上取得重要进展,因此,需要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经过各方努力,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经济全球化面临逆潮冲击的特定背景下,RCEP的正式签署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效果。
以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为重要突破。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等,是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要率先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大在市场准入、管理标准、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监管规则等重要领域的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一是要对标国际最高开放水平形态,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自贸港政策与制度体系,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二是要探索和分类推进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开放。例如,推动上海、广东部分自贸试验区率先对标全球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同时对不具备全面开放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根据自身特点加快实行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三是要加快以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为重点推进大湾区建设,推动建立三地互认衔接的服务业管理标准与人才资格要求,实现粤港澳服务业产业深度合作、市场体系直接融合、服务体系全面对接。
中国经济大家谈系列稿件
经济大家谈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济大家谈 | 紧扣高质量发展内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