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以科技创新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摘 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效能。而科技创新对于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科技创新要坚持创新驱动,以基层群众创造力的发挥,带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倒逼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要坚持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基层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包括“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并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效能。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其中科技创新已成为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因此,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对基层治理的重要影响

科技创新催生新型基层治理结构。结构是治理的基础,能否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结构,直接影响着治理的效能。以往的基层治理结构,通常表现为上级部门抓总、基层部门执行的由上至下的垂直式治理结构。这种结构缺乏各层级之间的互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一系列基层治理类的APP、公众号,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扁平式基层治理结构逐渐铺开,基层想法和群众意见可以有效反馈并及时沟通。在这样的基层治理结构中,上级部门依据宏观总体要求制定基本方针政策,人民群众根据自身现实情况提出个人主观需求,基层部门结合二者特点落实具体治理举措。上级部门确保基层治理方向的科学性,基层群众要求基层治理效果的合价值性,基层部门确保具体工作的可操作性。这种结构理顺了“理论—实际—实践”的关系,能够确保基层部门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使基层治理可以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

科技创新催生新型基层治理关系。“关系”是治理的脉络,能否理顺基层群众与基层党组织、政府部门的关系,直接影响基层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科技创新带来的基层治理结构转型,可以优化新型基层治理关系。群众需要的多样性、差异性、变化性,容易使基层工作缺乏针对性、时效性、适用性,如何协调群众需要与基层工作之间的关系,把基层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通常是基层治理的难点。一些地区充分考虑技术赋能的高效性、群众特点的差异性,主动创新基层治理关系,搭建开放式的基层治理平台,让群众畅所欲言,让基层工作者广听民意。这种新型基层治理关系,一方面可以高效汇集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求,另一方面能够把想做事、愿做事、能做事的基层工作者调动起来,实现群众意愿与基层工作的无缝对接。这种平台式的新型关系,还可以使各项基层工作一目了然,便于基层工作的管理和对群众需求的统计分析,同时也有利于上级管理部门的统筹安排。

科技创新催生基层治理新型价值。价值是治理的追求,能否满足基层需要,为群众创造价值,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目的。科技创新可以为基层治理提供新的思维理念、方式方法,让群众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依托新基建的发展,基层社区也即将进入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这为基层治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独居老人的安全智能监控,社区智能管理与安防保障,社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应对等,都是基层工作大有可为的科技创新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基层群众创造新型价值,充分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福利,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科技创新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共同努力的方向。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对于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让基层治理切实利用好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科技创新要坚持创新驱动,以基层群众创造力的发挥,带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必经之路。同时,创新也是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新发展、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水平协调共进,如果社会治理水平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那么社会治理将注定会落后、低效,会阻碍社会进步,也会阻碍科技发展。同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创新,基层治理中涌现出的新结构、新关系、新价值,都是经由创新而诞生的。如果基层治理滞后于科技创新的步伐,也将阻碍科技创新的应用与落地。创新的价值显而易见,但是创新的来源有时却不为人所重视。事实上,人类发展史中的伟大创新,大多数是由普通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发现的,基层才是孕育创新的试验田。当代中国,基层群众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创造力,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智力;基层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施展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离不开基层群众的支持,也离不开基层治理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的科技发展道路,也将不断激发基层群众的创造力,使其不断探索适合科技创新的基层治理模式,进而带动基层治理水平与科技发展的共同提升。

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倒逼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发展道路,就必然会面临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这一命题;只要我们要实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就必然要将大量科学技术应用于基层治理之中。科技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多做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学术研究,多发展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科学技术,让人民群众获取科技发展的切实红利;科技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民福祉为本,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科学技术和人民幸福生活同向发展;科技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以人民意愿为基,把群众需要作为科技发展的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科技发展的标准。这样的科技发展模式,将会为基层治理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多好处,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科技红利。

科技创新要坚持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创新与改革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创新意味着对现有认知的改变,改革意味着对现有机制的创新。创新与改革也是互助互促的关系,创新会激发改革的动力,改革能调动创新的热情。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通常会引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也会进一步激发科学技术发展的热情。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改革之间的联系通常高于一般事物。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具有合理性和价值性。也就是说,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吻合的改革通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违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改革通常是在开历史倒车。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本质上也是一种改革,如果我们把这种改革放到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中,无疑将增强基层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果我们紧跟科技创新的改革浪潮,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无疑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作者分别为洪向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杨润聪,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编:蔡圣楠 / 贺胜兰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