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脱贫摘帽只是脱贫攻坚征程上的阶段性胜利,接下来要巩固脱贫成果、增强造血能力、防止返贫,确保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发展产业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根本之策,只有将产业发展起来,贫困地区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成果。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近年来,广大贫困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产业潜力,大力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很大程度带动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就业、获得增收。但是,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治本之策,长期投入管护。
一是要在实施产业扶贫时,必须事先对贫困地区的资源状况、基础设施、交通条件、环境状况、人才状况和群众意愿等多方面进行认真考察,再进行综合研究产业布局和实施,只有掌握本地的特色与优势,才能让扶贫产业真正根植于区域资源优势。同时,还要引进技术作为支撑,积极寻求农业技术部门的支持,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二是要结合当前扶智扶志工作要求,在各级党组织中推行“党组织+X+贫困户”模式,充分培育致富带头人,鼓励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带动增收,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真正通过扶贫产业的发展,让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三是要健全产业扶贫利益链接机制,关键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到特色产业发展中,坚持长短结合,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从短期看,要推广订单帮扶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共同开发特色产业,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带动贫困人口较快增加收入、减少返贫。从长期看,要创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受益机制。政府财政扶持资金可以一定比例落实到集体,村集体以资产入股企业,并与企业签订协议,确定各方分红比例,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机制。这样贫困户、集体、企业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利益机制,既保护农民利益,又调动企业积极性,还可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的收入更多、更持续长久。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础和前提是要把产业做实做好做细,才能切实增强群众的内生动力,彻底拔掉“穷根”,让人民群众拥有稳稳的幸福。(作者: 杨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