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做好做足中华民族这篇“大文章”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系统总结了7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经验和巨大优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任务,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还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各族人民始终休戚与共、众志成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了战疫情、促发展的“双胜利”。中国人民用实实在在的中国经验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团结伟力、进步源泉。经历过风浪的考验和实践的明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更加深沉有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时代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篇指导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展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应准确把握时与势,立足国情、深入调研、把握规律,做好做足中华民族这篇“大文章”,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丰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要丰富中华民族整体性叙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使用“中华民族”这一重要概念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叙事,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中国人民”等特定概念的价值引领。事实上,“中华民族”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目标认同的关键内核,是各族人民以整体面貌示人的“亮丽名片”。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政治文献,这一点也可以得到验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18处提到“中华民族”,党的十九大报告则为43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了29次。新时代丰富中华民族整体性叙事,就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团结促进步、以进步固团结,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注重从整体性上阐释中华民族,推动中华民族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自觉”。

第二,要延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们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孕育,我们党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这一概念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后成熟定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国家层面体现为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在民族层面体现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人民层面体现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细腻情感和共创美好生活、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与梦想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并深刻阐释了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延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要以“四个共同”为面向,从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中汲取人民力量,在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中厚植文化自信,以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熔铸爱国之心,真正把论文写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上,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第三,要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谈到了“八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为此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结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课题,其实践指向就是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任务。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推动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落实落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不断提高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民族团结   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