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今后将从四方面发力

核心提示: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负责人赵长保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负责人赵长保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焕鑫介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实现了良好开局,保供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其他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连年增长,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要成果,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当前,“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下一步将重点抓好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四个方面工作。

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 打好种业“翻身仗”

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曾衍德介绍,为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农业生产要做到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加强产能建设保数量,深入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优化生产结构保多样,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实施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生产供给方案,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化品种结构,统筹抓好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推进“三品一标”保质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增加优质绿色产品的供给。

“藏粮于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好种业“翻身仗”。曾衍德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种子供给是有保障的,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为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要抓好三件事。一是打牢基础,重点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为农作物育种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和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持续抓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三是培育主体,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遴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积极推进“放管服”,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种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三个体系建设 推进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处于怎样的阶段?下一步如何推进?

刘焕鑫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设施水平稳步提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2018年以来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00万亩以上;科技支撑明显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1%;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5%,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加快三个体系的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强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加快生产体系现代化,推进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经营体系现代化,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这一重大课题。赵长保介绍,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始终重视小农户,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小农户的利益。二是防止排挤小农户,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注重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为垒大户,排挤小农户。三是注重带动小农户,统筹兼顾扶持小农户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小农户的发展能力。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更是广受社会关注。

对此,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初步考虑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分类推进村庄建设,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设施条件,支持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要件大体相当;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刘焕鑫介绍,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聚焦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积极引导在县内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城镇化。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强化制度供给,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通道,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更多注入乡村振兴。

推进产镇、产村融合。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产业发展,引导二三产业向乡村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发展“一村一品”,加强农村冷链设施和物流节点建设,把就业岗位和产值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守住底线健全政策壮大产业 确保有效衔接

从今年开始,脱贫摘帽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怎样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刘焕鑫指出,主要是守住一条底线、健全一套政策、壮大一批产业。

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健全防止返贫动态帮扶和监测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为脱贫地区设立五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在西部地区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集中支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动力。

健全一套政策,推动政策举措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把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机制办法借鉴应用到乡村振兴上来,特别是做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政策衔接,建立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壮大一批产业,推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稳定加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举措,引导和支持以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加快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产业园、科技园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产业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赵长保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以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重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支农政策,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