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国际人士见证中国决战脱贫攻坚

核心提示: 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十四五”规划建议为中国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际人士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将在各领域取得更大发展成就

 图①:克里斯蒂娜·比埃正在进行会议发言。

 图①:克里斯蒂娜·比埃正在进行会议发言。资料图片

图② 尹桢邦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前留影。人民日报社记者 陈尚文摄

图③ 在柬埔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坎普尔正在为患者进行治疗。人民日报社记者 赵益普摄

图④ 贾斯汀·瓦伦丁在办公室留影。 人民日报社记者 万宇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貌。新华社发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貌。新华社发

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十四五”规划建议为中国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际人士相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将在各领域取得更大发展成就。

织就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柬埔寨)坎普尔

我从小就立志学医,以救助受到病痛折磨的人们。2006年,我考上柬埔寨健康科学大学,并在毕业后来到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工作。

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由中国援建,是柬埔寨规模最大的医院之一。在这里,我每天和常驻的中国医生朝夕相处。中国医生医学水平扎实,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在临床实践方面受益匪浅,也萌生了去中国学习的想法。

2018年1月,柬中两国签署《关于开展“爱心行”项目的谅解备忘录》,旨在帮助救治柬埔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这一项目由中国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简称“云南阜外”)负责具体执行。为帮助提升当地医生水平,让更多柬埔寨患儿能在本国得到及时救治,云南阜外同时邀请柬方青年医生前往中国学习。当领导询问我的意向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018年8月,我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云南阜外和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前后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国的医疗机构设备先进,医生对复杂病症的处置拥有丰富经验。与此同时,中国还不断深化医疗科技水平,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不断开拓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新空间。

比硬件设备和医疗技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医疗服务水平。我了解到,当前,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口超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这一成就令人赞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抗疫行动。在抗疫过程中,中国展现了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以及完善、科学、高效的医疗保障体系,率先控制住了疫情。2020年3月,中国赴柬埔寨抗疫医疗专家组来到金边,第一时间深入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病毒检测实验室、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实地调研,与医务人员交流抗疫经验。困难时期的守望相助,让柬埔寨民众感铭于心。

2020年10月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专门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包括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等多项内容。我认为,这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意义重大。

我相信,“十四五”规划建议将有助于中国的医疗卫生领域获得更大发展。衷心希望今后柬中两国能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医疗卫生事业共同发展。

(作者为柬埔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医生,本报赴柬埔寨特派记者赵益普采访整理)

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懈努力

(法国)克里斯蒂娜·比埃

2019年7月,我曾到中国甘肃和新疆两地访问。在从兰州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途中,崭新平整的公路依山蜿蜒盘旋;在新疆吐鲁番广袤的戈壁大地,大巴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疾驰;在连接兰州和乌鲁木齐的兰新高铁路段,平稳、舒适是我在列车中最直观的感受……访问中,两地高质量的交通基础设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正如中国人所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中国西部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访问期间,我目睹了两地民众的幸福生活。在吐鲁番市,中国政府帮助当地民众掌握法律、导游等职业的专业技能;在乌鲁木齐的社区中心,不同民族的儿童在一起快乐地唱歌嬉戏。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尕秀村。那里的藏族村民居住在由政府帮助建设的民居中。一排排房屋按照藏族传统风格建造,每户屋顶都装有太阳能光伏板。2015年,当地就提出了“全域无垃圾”的目标,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在那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坐拥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当地政府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业,还建议他们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如牦牛酥油、皮革制品和藏族手工艺品等。村民利用电商平台,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有村民告诉我,他的年收入从原来的9000元就快增加到3万元了。看到他们顺利实现发展转型,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我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

那次中国西部之行让我感触良多。多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让中国西部地区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了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逐步贯彻落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亿人口摆脱贫困,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在中国,我亲身感受到全体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中国将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拥有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我相信,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并进一步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为法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新团结》报主编,本报记者葛文博采访整理)

教育投入助力中国脱贫攻坚

(塞舌尔)贾斯汀·瓦伦丁

塞舌尔大学成立于2009年,其前身是1982年由中国援建的综合工艺学院。塞舌尔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改变了我的国家没有大学的历史。越来越多的塞舌尔学生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减少了人才流失。

塞舌尔大学一直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2014年,塞舌尔大学与大连大学合作办学的孔子课堂正式揭牌,后于2015年升级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为塞舌尔警察、旅游等部门举办汉语培训班,备受各界好评。

孔子学院不仅传播中国文化,更成为连接本校与中国高校的一座桥梁。如今,很多有计划去中国留学的塞舌尔学生会在孔子学院先学习汉语,然后通过我们与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前往中国学习。此外,我们还与中国海南省的三亚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启动交换学生项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中,我一直关注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2011年底,中国全面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在世界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借鉴。

我的专业是数学教育。近年来,一些英国中小学与中国上海的老师开展交流,借鉴当地的数学教育方法。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有益。各种教育模式的相互借鉴有助于各国取长补短,我希望塞中两国的学者、教师也能推进相关交流。

2019年,我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非智库论坛第八届会议。在这一宝贵的平台上,我与许多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专家交流学习,还就塞中两国和非中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做了发言。我认为,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投入,对中国成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希望未来塞舌尔大学能和更多的中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欢迎中国学生前来塞舌尔学习。

(作者为塞舌尔大学校长,本报赴塞舌尔特派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中国工程项目含金量越来越高

(韩国)尹桢邦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参加一场亚洲土木工程领域的学术会议。此后,我陆续到访过北京、重庆、广东等地。中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的主要研究范围是结构动力学、智能传感器、结构监测等。在我看来,中国重视对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引进,不断加大对新理论、新方法的验证和应用。这些努力都让中国工程项目的科技感和含金量越来越高。

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到上海中心大厦,从胶州湾跨海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从青藏公路到京沪高铁……一张张中国工程名片享誉世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正式落成的广州塔。被人们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高达600米。如此细而高的塔身如何做到防风抗震,如何抵挡极端天气环境的考验,让我深感好奇。广州塔开放后,公开了部分专业数据,提供给11支来自世界各国的土木工程领域团队展开研究,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中国此举促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为建筑稳定性、抗震性的智能检测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2017年1月,我受邀担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全职兼任教授。在这里,我开设了结构动力学与地震工程、智能结构技术等课程,将土木工程与机械、计算机、数学等学科联系起来,采用跨学科视野进行授课。

中国重视人才培养,高校设置了很多奖学金,国家也大力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学生的发展进步。近年来,通过招收留学生、引进外国专家等方式,中国不断推动高校国际化。这不仅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也有重要意义。在国际知名土木工程领域期刊上,中国专家、青年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日益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土木工程学术会议在中国举行。

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2020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中国的见闻让我感受到,中国对自身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不断推进东西部均衡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打乱中国发展的脚步。中国政府采取果断举措,率先控制住疫情,国内经济实现复苏。我认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疫情,各国需要携手共克时艰,共同走出疫情阴霾。

未来,我希望自己能不仅局限于土木工程领域,还能为搭建韩国与中国、中国高校与世界之间了解沟通的桥梁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为韩国科学技术翰林院、韩国工学翰林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本报记者陈尚文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