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凝集重燃力量 推进重大专项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战略部署,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为推进重型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卡脖子”工程,中国重燃要以“十四五”规划建议为指引,高质量推进重燃专项任务,确保“2023年后墙不倒”;要用好政策红利、抓实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到国家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整体布局之中;要充分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研工程化”落实落地,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价值;要构筑与专项实施相适应的、与“科研工程化”相匹配的重燃精神、重燃价值、重燃力量。

关键词:“十四五” 新型举国体制 科研工程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以“十四五”规划建议为指引,高质量推进重燃专项任务,确保“2023年后墙不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要论述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十分振奋。重型燃气轮机是典型的“卡脖子”工程,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燃”)如何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完成重燃专项、确保“2023年后墙不倒”,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及装备制造业发展至关重要。

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实现有限资源高效利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有一个新词叫“揭榜挂帅”,彰显了中央对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的重视。结合优质人才稀缺的现状,为确保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国重燃积极打破原有直线职能式组织机构,变革为项目式、矩阵型管理,创造性提出“P+P”模式,破解了矩阵型运作下的双重领导、双重管理难题,让优质、稀缺的资源流动起来,好钢用在刀刃上。组建重燃专项项目总、项目副总,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300MW项目部、400MW项目部、先进技术项目部、综合设计能力建设项目部、试验能力建设项目部、试验电站项目部等,形成共同推动专项的有机整体,为专项实施提供了科学的组织保障。组织变革让人力资源充分涌流,过去很多课题往往由一个行政领导统筹安排,现在则由若干个项目经理牵头承接一系列课题,不但突破了“双重领导”的瓶颈,还进入了“多重领导”阶段,稀缺人才在不同课题里担任不同角色;此外,很多优秀青年签订绩效合约,在多个项目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已成为“揭榜挂帅”的典型。

积极将数字化转型融入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全球疫情大流行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攻破“卡脖子”瓶颈,对于中国重燃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综合来讲机遇大于挑战。目前,美国通用电气、日本三菱重工、德国西门子以及意大利安萨尔多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大型制造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也是刚刚起步,中国重燃要在基于智能算法基础上,把握好数字化转型这一契机,争取实现“换道超车”。比如增材制造技术直接将数字化模型制造为精密的实体零件,为燃气轮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将大幅降低设计和加工成本,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这也将成为重燃在今后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重点研究发展的方向。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面对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参与国际竞合是中国重燃的必然选择。除了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完善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外,还要深度挖掘国际专家的先发优势和潜在价值。有时候技术突破就隔了一层窗户纸,国际专家习以为常而我们不以为然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中国重燃技术空白点、进度阻碍点和效率天花板。

用好政策红利、抓实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到国家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整体布局之中

2020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十四五”规划重点。面向“十四五”新阶段,中国重燃在稳步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同时,要积极融入到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的整体布局之中,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贡献重燃力量。

用好政策红利推动重燃专项实施。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相关技术攻关备受国家重视,并作出相应体制性变革,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持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围绕燃气轮机的攻关,组建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牵头和控股,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的中国重燃,作为重型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具体实施单位,承担重型燃气轮机设计、研发等工程项目,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核心技术。用好政策红利不负党和国家信任和重托,是所有重燃人的心声。要从零开始、放下包袱,全力打好重大专项攻坚战,蹚出一条自主研发的新路。

用户牵头研发最具竞争力的商品。中国重燃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企业国家电投,既有控股隶属关系,又有技术开发和能源供应的强耦合关系。重燃专项作为由用户牵头的重大专项攻关任务,将政产学研用中的“用”落到了实处。第一,解决了“用”的问题,即所研发的产品不愁销路。第二,形成了倒逼机制,即倒逼技术成果直面用户,使产品真正成为商品。这就要求中国重燃积极面向市场进行重大专项攻关,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产生利国利民利企的综合效益。第三,将政产学研用中的“用”落地之后,有助于打破国外维修垄断局面,推动燃气轮机维修维护市场健康发展。国家电投仍有多台在役重型燃气轮机由国外企业维护,关于燃气轮机使用、故障以及运维情况,我国研发人员得不到直接、具体、对称、真实的信息。国家电投以用户身份牵头,可将使用意见直接反馈给研发人员,基于用户的使用体验来改进技术,实现技术迭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闭环。

发挥优势融入国家电投战略布局。国家电投不仅是重燃专项的实施责任主体,更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拥有核电、水电、太阳能等丰富的能源发电类型。中国能源资源特征是“富煤、缺油、少气”,燃气轮机即便制造好,如果西方在石油上“卡脖子”,也会造成燃气轮机燃料欠缺危机。中国风电和光伏资源丰富,还有非常可观的地热、生物质、海洋能、太阳能热利用以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随着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不过,大规模储能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太阳能、风能发电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性较大,不能作为常规支撑能源。通过实现电-氢-电的转化,将燃气轮机燃料替换为氢,实现从化石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过渡,是未来发展新趋势。西方虽然也在研究“绿氢”燃料,但在能源禀赋支撑上中国更具优势。特别是国家电投拥有国际领先的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和能源生态系统集成优势,为中国重燃研究绿色氢能燃气轮机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中国重燃要牢牢抓住这一优势,主动融入国家电投清洁能源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整体布局,找准定位、弥补弱项,在推进能源新技术的应用示范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以此反向推动重型燃气轮机科研攻关与商业应用。

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研工程化”落实落地,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价值

重燃专项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科研创新,而是在国外技术封锁下通过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专项组织实施实现“后发赶超”。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工程方法系统性、结构性地推动工作,依托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以“科研工程化”破解“三无”局面。燃气轮机攻关中最具挑战的困难是“三无”局面,即无人才储备、无技术储备、无试验设施储备。重燃专项刚起步时,据专家们调研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置此专业,全国真正从事过重型燃机研究的设计人员不到两位数。然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吴仲华先生就创立了国际公认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奠定了燃气轮机设计的理论基础,遗憾的是后续在技术上我国并没有及时跟进发展,对专项攻关上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材料技术均没有真正掌握。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一直在积极探索,但多属于学院式、论文式探索,并没有将技术真正落地。中国重燃成立之初,团队大多成员思维方式仍属于学院派、发散性思维。于是,我们提出“科研工程化”概念,要从根源上创新理念,真正树立起工程思维、工程意识,采用系统性、结构性工程方法推动工作;强调科研也要保持质量的概念,允许试验失败,但失败原因要可追溯,可反馈。在遵循知识活动客观规律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研工程化”的最终目的是要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关键技术攻关仅仅是手段。推进“科研工程化”就要对最终结果负责,解决从科研到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协同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创新资源高效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中国重燃以“科研工程化”为引领,按照“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要求,由中国重燃牵头抓总,制造企业参与,共同构建项目式、矩阵型运作的协同团队,将研发贯穿到设计、安装、调试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与各环节,集全国、全行业、全产业链之力搭建好跨越法人、打破组织壁垒的AE协同平台,实现研发设计的可制造性,让新型举国体制真正落地。中国重燃总部基地、研发创新基地、试验验证基地落户上海,大大推动了AE平台的搭建,为构建良好产业布局,全力推进设计制造一体化,加强能源领域重大项目、科研课题和前沿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有效依托。在全国范围内中国重燃正积极扩大联动协同、融合发展的空间,广泛集聚要素资源,如与哈电集团签订“300MW级F级首台样机燃烧室制造和服务”合同,与中科院金属所签订300MW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透平叶片与护环供货合同,在成都召开热端部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议等,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将“科研工程化”进一步落实落地,全速高质量推进重燃专项。

中国重燃在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中着力发挥设计引领作用及过程支撑作用,目前重燃专项正高质量按期推进,且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这是中国重燃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取得的可喜成绩。如何加速现有技术产业化,实现更多商用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占领国内国际市场,是中国重燃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中国重燃还将积极探索燃气轮机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转化应用,如探索变形高温合金技术能否在石化、汽车、电力行业转化商用等,争取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价值。

构筑与专项实施相适应的、与“科研工程化”相匹配的重燃精神、重燃价值、重燃力量

中国重燃职工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科研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针对这种复杂的人员结构,如何构筑重燃精神、重燃价值、重燃力量,使其既成为集体共识,又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并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带头弘扬企业家精神,矢志科技报国、科技强国。弘扬企业家精神,要牢牢抓住使命与创新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使命。永葆爱国主义精神、对党忠诚有担当是第一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两弹一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进入新时代,重燃人也必须承担起国之重器的重大使命。使命就是责任,使命必须担当。但有使命,万死不辞。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与国家前途命运、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相联,牢记使命、协同攻关、战胜困难,最终取得重燃专项的成功。第二个关键词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重燃在发展中始终秉持自主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实践协同创新模式,发挥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作用,协同攻克中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领域的创新瓶颈,为助力中国制造向更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构建“第三种文化”,凝聚协同合作的精神力量。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期间,我曾听到一句精辟的论断: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文化的风险,化解企业文化风险,就要构建“第三种文化”,至今印象深刻。中国重燃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构建凝聚团结力量、服务专项实施和企业发展的“第三种文化”至关重要。经过全体重燃人的探索实践,最终“科研工程化”成为共同价值观。我们通过系列具体制度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从最初按程序工作转变为自觉将企业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效果。现在,中国重燃已初步构建起以“心有大我、科学报国”“自主创新、持续奋斗”“对最终结果负责”“协同攻关、众志成城”“挂图作战、精准执行”“敬畏组织、敬畏程序”等为特征的AE文化体系,汇聚起专项推进的强劲文化动力。

与此同时,将党建与文化相互融合,通过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技术攻关。健全激励机制,以每半年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评选活动,将党建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实效作为年度考核依据,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组建压气机后半段试验件制造与试验项目党员突击队等形式,在关键重点难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作者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编:魏 飞 / 周斯文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