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的当代价值
时代是思想之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贫困治理的主要矛盾也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巩固温饱成果、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就是顺应贫困治理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情况,针对新的阶段性特征而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其思想内容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什么样的贫困治理、怎样进行贫困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而且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继承并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消除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分析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特征及深层次联系,从而提出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贫困治理思路和方法[17],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新产物;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在目标定位和路径方法上赋予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是中国特色贫困治理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理论特质和战略要求在贫困治理领域得以彰显,也将由精准扶贫等贫困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法衍生的精准思维引入治国理政层面,丰富和拓展了治国理政的思想内容和工具选择。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在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进入加速并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为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复杂多元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路径遵循,其最突出的时代性价值便在于从理论向实践的回归[18]。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的指引下,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力度、深度和精准度都达到了新水平,现阶段扶贫脱贫取得了显著的整体性社会效果。2012-2019年,全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如图2),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将有累计超过1亿人口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的过程中,针对精准扶贫、精神扶贫、帮扶模式等进行了因地制宣的创新,涌现出许多典型的、可操作性强的成功案例,在满足贫困治理基本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检验进一步验证和显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指导中国特色贫困治理实践中具备的理论自信。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贫困问题这一贫困治理领域新矛盾的应对更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的基础性逻辑支撑。
图2 2012-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变化
数据来源:2012-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
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为国际社会的贫困治理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具有突出的国际价值。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19],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试图从中国的成功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贫困治理观根植于国内外贫困治理经典思想,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治理的实践探索,检验于新时代全面小康的决胜战场,深刻揭示了贫困发生的根源性问题,特别是社会制度层面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精准、高效、长效相结合的贫困治理新思路,为其他国家特别是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原因复杂、治贫难度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展贫困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对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15]。
(作者简介: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娜,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楚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欧阳德君.先秦儒家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9(3):160-168.
[2]尚书[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礼记[M].陈贜,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诗经(下册)[M].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唐任伍,李楚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河北实践[J].人民论坛,2019(30):50-51.
[9]唐任伍,李楚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福建实践[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5):5-11.
[10]唐任伍,李楚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民生观的浙江实践[J].观察与思考,2019(7):35-40.
[11]苏力.问题意识:什么问题以及谁的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0-17.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12-08(1).
[13]中共云南省委.让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J].求是,2015(7):11-14.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5]唐任伍.元叙事语境下后小康时代“精神贫困”治理研究[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9(4):5-12.
[16]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06-20(2).
[17]刘永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历史贡献[J].行政管理改革,2018(9):4-7.
[18]唐任伍,李楚翘.脱贫攻坚的价值追求、目标导向和根本保障[N].北京日报,2020-06-22(9).
[19]冯国刚.新闻延伸“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EB/OL].(2020-03-09)[2020-03-28].http://222.ccdi.gov.cn/yaowen/202003/t20200309_213109.html.